第103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加更求月票)(第2页)
“况且,薛国观那篇方案,你我也都看过了,确实做得踏实,无可挑剔。有此能力,破格简拔,亦在情理之中。”
“最关键的是……”
杨所修放下茶杯,看着陈尔冀,叹了口气。
“到了今日,你还没看明白吗?怎么还会问出这等话来?”
陈尔冀沉默了片刻,苦笑道:“其实……从三部尚书推选时,陛下的任命,我便该明白了。只是,终究心有侥幸而已。”
杨所修长叹一声:“是啊,这位陛下,不看你是阉党还是东林,他要的,是能为他所用之人。他这是要另起炉灶,自己再立一党!”
他将那份圣旨轻轻拿起,用手指抚摸着其上的金丝纹路,悠悠说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微,趣,晓′税~ _毋·错`内\容~”
“然于吾辈读书人,其利在名,其名在功。陛下如今给的,就是一条以功换名的青云路。”
“只要合了他的心意,转瞬之间,便可青云直上。”
“这薛国观,倘若他真能将这京师之事办得妥妥当当,恐怕数年之内,便可直入内阁。”
“释褐不及十年,而宰辅可望……”陈尔冀的语气中充满了感叹与憧憬,“这是何等的登天之阶……”
杨所修沉默不语。
陈尔冀回过神来,问道:“那……杨公,此旨吏科原样抄发?”
“抄发吧。”杨所修摆了摆手,语气淡然,“这个当口,一个顺天府尹而已,无伤大局。何必去当那只出头鸟,惹一身骚。”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我感觉,咱们这位新君,正等着有人往他的刀口上撞呢。谁撞,谁死。”
陈尔冀心中一凛,点点头,立刻伏案写就,然后叫过一名给事中,让他将之发往吏部。
他转过头来,又问道:“杨公,那陈九畴最近上蹿下跳,大肆张罗阉党旧徒,似乎想要自立山头,咱们要不要拿他开刀,给陛下一个投名状?”
杨所修沉吟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这恐怕不是陛下想要的。”他轻轻点了点桌面,“陛下要的是做事,而不是党争。这种傻事,还是让那帮即将进京的东林君子去做吧。”
陈尔冀又问:“那我们……要不要也上个疏,议一议京师新政?”
杨所修摇了摇头,失笑道:“京师新政,已经没有咱们的位置了。怎么,你愿意去薛国观的手底下,听他调遣?”
陈尔冀顿时语塞。
杨所修负着手,站起身,走到窗边,看向六科廊窗口透进来的一方天空,悠悠说道:
“既要做事,那就要做大事。不必急于这一时,且慢慢来吧。”
……
吏部衙门。
吏部尚书杨景辰,接到六科转来的中旨,只是简单扫了一眼。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叫来一名主事。
“立刻将薛国观的任命文书拟好,用印之后,发往通政司,晓谕天下。”
“是,部堂。”
杨景辰看着那名主事匆匆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他心中清楚,陛下此举,名为破格提拔薛国观,实则是在向整个官场传递一个信号。
一个“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信号。
只是京官之中多是清流,真正能做事的,能有几个人?
看来,我要再好好为陛下选选人才了。
——这大明的卢象升,哪里会只有一个!
他拍了拍手,叫来吏部几名核心的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