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突如其来的抽卡!(第3页)

 朱由检闻言,眉头微微一蹙。

 不应该啊,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会毫无记载?

 他想了想,提示道:“袁可立任登莱巡抚时,收复金州、旅顺,据说便是由此人通风报信。”

 “啊!”

 高时明如梦初醒,恍然大悟道:“陛下说的,莫非是刘爱塔?”

 见朱由检点头,高时明连忙接着说道:“陛下,确有此人!”

 “臣记起来了,当初袁可立和毛文龙的奏疏里,都提过此人。请陛下稍待片刻,臣这就去取来。”

 说完,他快步转至大殿左侧。

 那里,不知何时已经整整齐齐地立起了十几个巨大的书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各式奏疏和浮本。

 这正是朱由检登基后,着司礼监整理文书档案的成果。

 ——你说屏风?那已经是上个版本的产物了。

 高时明在其中一个标注着“辽东塘报”的书架上翻找了片刻,很快便捧着两本奏疏走了回来。

 “陛下,请看,刘爱塔在此两份奏疏中有所提及。”

 朱由检接过奏疏,迫不及待地翻开。

 第一份,正是天启三年七月,平辽总兵毛文龙关于“满浦、昌城大捷”的塘报。

 朱由检记得,自己当初熬夜看这份塘报的时候,全部的注意力都被那句“职用兵不满一千,而贼死者二万余,马死者三万余”的夸张战果给吸引住了。

 看得是目瞪口呆、头皮发麻,丝毫没有注意到其中一笔带过的“刘爱塔”这个名字。

 而第二份,则是时任登莱巡抚的袁可立,对金州、盖州先收复后又丢失,以及对“满浦、昌城之捷”的解释说明。

 其中,也明确提到了“奴婿刘爱塔约为内应”的字样。

 就是他!

 朱由检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高时明:“那这位刘爱塔,现在可曾归明?”

 高时明又思索了片刻,摇了摇头:“回陛下,奏疏中只说他约为内应,此后便再无提及。臣……没有什么印象。或许,可以问问孙督师,天启三年时,也正是他总督蓟辽。”

 “孙师?”朱由检一愣,“他还在京中吗?”

 高时明点了点头,恭敬地回道:“在的。孙督师觉得蒙古之事更为紧迫,昨日至今,一直都在京中奔走,催促各部院下发钱粮调令,如今尚未离京。”

 朱由检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忍不住哈哈一笑。

 孙师,没想到昨日刚聊完,今天又要找你了!

 他一挥手,朗声道:“备上肩舆,快去请孙师入宫来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