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一轮裁员优化(第3页)

 他放下茶杯,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迅速画了一个草图,递给高时明。

 “寒冬将近,京中贫民百姓,烧煤取暖不易。”

 “你们安排工匠,将煤炭碾碎,与黄泥、土坯等物,按不同比例混合,加水搅拌,然后用模具压制成这个形状,再行晾干。”

 “多试几种配比,务必找出一种,既最节省成本,火力又足够持久的法子。定下之后,让惜薪司批量生产。”

 “定一个略高于成本的价格,在京畿各处,平价出售。”

 “有问题吗?”

 (大明永昌帝唯一存世墨宝,现藏于大明皇家图书馆,哈哈)

 高时明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又递给曹化淳看了看。

 这事看着倒是简单,比起前面的倒让人松了口气了。

 两人各自领旨。

 朱由检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许:

 “如此一来,那些被裁撤出宫的太监,也有个去处,不至于衣食无着,流落街头。”

 “陛下圣恩宽厚!”

 众人纷纷附和,言语中充满了感激。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是朱由检的虚伪之言。

 裁撤太监,本就是应有之义。

 皇权延伸,何须万余阉人来体现?

 于他而言,有一千个聪明、识字、能干的太监作为耳目爪牙,覆盖天下,便已足够。

 再有两千人负责日常起居洒扫,已经是足得不能再足了。

 维持一万人的太监队伍,除了白吃米饭,实在是屁用没有。

 后世的满清,太监不过是3000不到,谁敢说他的皇帝没权力呢?

 当然……更残酷的在于惜薪司的安排。

 他真正的目的还在蜂窝煤之后。

 等这个寒冬过去,等春播开始。

 到那时,这数千名在惜薪司煤厂里苦熬了数月的太监,心中积攒了足够的怨气和对苦日子的恐惧。

 再将他们放出去,去清查、整顿那些被内官、勋贵们侵占的皇庄。

 想必,他们会很乐意将满腔的怒火,倾泻到那些曾经的“同僚”和高高在上的权贵身上。

 朱由检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冷光。

 欲使其竞,必先使其困。

 久困之人,见一丝之光,必奋不顾身。

 内卷,可不能只让文臣武将们卷。

 在朕的大明,太监,也必须给朕卷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