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朕欲使日月幽而复明(必订章,求月(第2页)

朱由检环视众人,语气略沉。

“而第三次死亡,却要问青史才知了。人生百年,倏忽而过。若于此世间,未立尺寸之功,未成一家之言,声名寂寂,事迹寥寥,则青史不载。待到千年之后,谁还知晓此人曾来过这世间?此可谓‘名死’。”

朱由检说完,大殿之中安静无比。

高时明、王体乾、卢象升三人,都在细细回味着这番话。

这番言论,别开生面,却又直抵人心。

儒家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说,亦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之三不朽之论。都是在讨论生死之事。

可陛下这“三次死亡”之说,中间多了一层情死,别开生面之余,却又更层层递进。

将生死之间的大恐怖说得淋漓尽致。

因此也就更显得最后青史留名之必要性了。

只是……

人有三死,那么……国呢?

他们都是聪明人,这番精彩论述居然也不过只是引子,那真正的答案,又将是何等精彩呢?!

殿中三人,忍不住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陛下接下来的话语。

果然,朱由检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而国家,同样有三次死亡!”

他猛地站起身,走下御阶,语气铿锵!

“国家的最后一次死亡,是名死!”

“周之所封,号称八百诸侯,而今安在?夏商以来,多少邦国林立,如今,我们又能记得几个名字?”

朱由检将目光扫视一圈,定在卢象升脸上。

“倒数第二次死亡,则是国死!”

“或帝都被破,或宗庙被毁,或最后一个抗争之人放下武器,或最后一寸国土沦丧敌手。一个朝代,一个国家,便就此终结!”

朱由检重新走向卢象升,目光如炬,沉声问道:

“那么,国家的第一次死亡,又是什么时候?”

在场三人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国死,居然只是第二次死亡?

那么第一次死亡是什么,答案几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高时明张了张嘴,却还是闭上,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卢象升。

这看似是陛下给出的答案,但又何尝不是对卢象升的再一次考校呢?

卢象升只觉得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皇帝的目光仿佛有着热量一般,让他的脸庞似乎被烈火灼烧过一般。

良久之后,他才用干涩的嗓音,艰难地回答道:

“臣……臣以为,当国家信义荡然,民心尽失之时,虽国土皆在,带甲百万,也不过……”

他咬了咬牙,说道,“也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

“然也!”朱由检一拍手掌,断然喝道!

他再前驱一步,几乎与卢象升面面相对,咄咄逼人地追问:

“那如今天下百姓,对我大明还抱有几分希望?”

“他们看到胥吏、看到官差,是视之为父母,还是视之为敌寇?”

他语气微微一顿,每一个字都像是千钧重锤,狠狠砸在卢象升的心头。

“我大明如今,是亡了,还是没亡呢?”

卢象升浑身轻微地颤抖起来,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