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明今日之问题(完)(为盟主佛系(第3页)

“若再有一位大医出世,令产妇生子,存活率再提一成,我等是要将此法传遍天下,还是将其束之高阁呢?”

“推广了,生民得福,然大明国祚,因此更短。”

“国祚终结,则天下倾覆,战乱连绵之下,丁口必然减半,生民终究还是难逃涂炭之苦。”

“四书之中,字字说仁,句句讲义。朕虽无名师教导,然仁义二字,早已刻入骨髓。”

“但如今,左手不仁,右手不义。此等两难之局,又当何解呢?”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叩问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何解?

何解?!

群臣默然。

有几人嘴唇翕动,却又颓然闭上。

此问,无法无解!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非人力之所能及,此问,自古便无解。

只是今人到如今方才发现此问罢了!

朱由检停下脚步,他从每一个人的脸上看过,与那一双双或惶恐、或悲伤、或茫然、或逃避……甚至是带着一丝乞求的眼神,一一对视。

花甲之年的黄立极、成基命、韩爌……

已过不惑的杨景辰、薛国观、霍维华……

不过而立的卢象升、孙传庭,倪元璐……

驱使天下英才,以成不朽之功业,这就是帝王的责任了。

朱由检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首辅黄立极的身上。

“元辅,你今年五十有九了。”

黄立极心中一凛,躬身道:“臣……是。”

朱由检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心头一震的话。

“朕说句不客气的话,纵使大明亡在二十年后,恐怕也与你无关了。”

“那你,还愿意与朕一同,扭此大局,破此两千年来华夏治乱循环之天命吗?”

此言一出,黄立极猛地抬起头,眼中激动难言。

他看着眼前的少年天子,看着他那双真诚的眼睛。

皇帝问的不是他的能力,不是他的忠诚,而是在问他的道。

是在问他,在这花甲之年,是否还愿意为一件或许看不到结果,却足以名留青史,泽被万世的伟业,献上自己的一切。

黄立极沉默片刻,认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袍服。

然后对着朱由检,深深一拜。

再抬起头来时,这位在官场沉浮一生的老人,眼眶竟已微红。

他声音哽咽,却字字铿锵!

“臣虽鲁钝,然幸遇圣人降世,又何敢不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朱由检笑着摇了摇头。

“朕并非此世圣人。”

他看向群臣,缓缓说道。

“朕早就说过了,欲成当世之圣,必答当世之问。”

“如今只是澄清此问,又怎么能说是圣人呢?”

他叹了口气,说道

“朕比任何人,都希望圣人降世,解此难题啊……”

——例如张居正、王安石、商鞅、岳飞……但tm这个时代就是没有!

他抬起手,似乎还想再点几人来回答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他的手指,每个人的胸膛都在剧烈起伏,跃跃欲试。

甚至有几个年轻的官员,还未等到点名,便已然是热泪盈眶,激动得难以自持。

但朱由检的手指,却在半空中停住了。

他突然摇摇头,笑了。

“罢了,一个一个点,太过麻烦。”

他放下手来,环视着所有人,朗声说道:

“欲同朕一道,扭此大局,破此天命者……”

“同举右臂!”

仅仅是片刻的寂静。

“唰!”

站在最前列的黄立极,第一个举起了自己苍老的手臂。

“唰!”“唰!”“唰!”

紧接着,是韩爌,是成基命,是孙传庭,是倪元璐,是杨景辰……

一片又一片!

一只只或苍老、或青壮的手臂,在皇极殿中,林立而起!

……

西苑,钓鱼台。

湖心亭内,一根钓竿斜斜伸出。

水面之下,有一尾金鱼小心翼翼地靠近。

它轻轻触碰着香甜的鱼饵,几番试探,终是难抵诱惑,猛地一口将鱼饵吞下!

死寂瞬间被打破!鱼线骤然绷紧,钓竿被拉成一张满弓。

那水下的生灵像是终于明白了自身的处境,爆发出全部力量,左冲右突,拼命挣扎,搅得一池静水翻涌不休。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钓竿竟被硬生生拖走,一头扎进了湖水深处,只在水面留下一串急速远去的涟漪。

片刻之后,几缕殷红的血丝,从钓竿消失的地方缓缓冒出,在碧波中漾开一圈淡淡的痕迹。

然而,这涟漪与血色,也仅仅是片刻的喧嚣。

很快,湖面便再度恢复了死一般的平静,仿佛什么也未曾发生。

四下里,万籁俱寂。

唯有几声清脆的鸟鸣,偶尔划破长空,与风拂柳梢的沙沙声响,交织在一起。

一轮如血的夕阳,正缓缓沉入远方巍峨的宫墙之后,将最后的余晖,洒在这深宫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