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旧日情感,安抚与归宿

罗希的声音清脆而好奇,带着一丝孩童特有的敏感。她指着那些在记忆回廊缝隙中游离的微弱光点,它们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漫无目的地飘荡,散发着孤独和迷茫的气息。

“它们好像很孤单,它们在找家……它们不属于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故事里。”

罗念的眉头紧锁,他用自己的方式感知着这些碎片:“这些情感波动的结构很不稳定,充满了执念和不甘。它们像是程序里的死循环,无法结束,也无法被系统回收。它们被困在了这里。”

罗晓军的目光落在那些光点上,平静无波。他知道这些是什么。在一个地方生活过的人太多,岁月太久,总会留下一些无法随风而逝的东西。一句未说出口的道歉,一个抱憾终身的决定,一场被误解的善意,这些强烈的情感在主人离去后,没能得到解脱,便化作了这样的能量碎片,被束缚在发生地的时间印记里。

对于永恒家园来说,这些碎片就像是灰尘,无伤大雅,但终究是不和谐的音符。更重要的是,他从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困惑与怜悯,这是一个完美的教学时机。

“它们确实在找家,或者说,在寻求一个结局。”罗晓军的声音在孩子们意识中响起,他没有长篇大论地解释因果循环,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说道,“所有的情感,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是这个宇宙的一部分。它们不应该被遗忘或被困住,而需要被理解,然后安息。今天,你们的课,就是学会如何送它们回家。”

他的话音刚落,杀伐果断的意志便已付诸行动。他没有丝毫迟疑,心念微动,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瞬间笼罩了整个记忆回廊。

那些四处飘散的、如同萤火虫般的光点,仿佛受到了无形的召唤,从回廊的各个角落汇聚而来。它们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碎片,而在罗晓军的法则固化能力下,被具象化为一个个大小不一、光芒明暗各异的微光团,安静地悬浮在了一家人的面前。

“不要怕,也别去评判它们。”罗晓军看着孩子们,尤其是脸上带着一丝紧张的罗希,“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用力量去驱散它们,而是用你们的心,去倾听它们的故事。去理解它们为何会留在这里。”

他看向自己的女儿:“小希,你的心能与万物共鸣。试着用你对家人的爱,去轻轻地触碰其中一个。”

罗希深吸了一口气,在母亲秦淮茹鼓励的眼神中,她勇敢地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像对待一只受伤的小鸟一样,轻轻地碰触了离她最近的一个,那是一个散发着淡淡灰色的光团。

在指尖接触到光团的瞬间,一个破碎的画面涌入了罗希的脑海。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院子里,一个老奶奶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封早已泛黄的信,那是她远在边疆当兵的儿子寄回来的。信里说,他过年就能回来探亲。老奶奶每天都在盼着,准备了儿子最爱吃的腊肉。可是,年关将至,她等来的却不是归来的儿子,而是一纸牺牲的通知。老奶奶没有哭,只是默默地把那块腊肉挂得更高了一些,仿佛儿子随时都会回来。直到她去世,那个“等待儿子回家吃腊肉”的执念,就一直留在了这个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