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创造与规范的平衡
它在害怕。
害怕自己的与众不同,会打破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
害怕自己的绽放,会引来不解与摧折。
在罗念的感知中,那颗明亮的“创造力种子”被一层厚厚的灰色法则包裹着。
那些法则是“循规蹈矩”“枪打出头鸟”“安分守己”。
它们像沉重的棉被,死死地压制着那颗种子,让它不敢发芽。
“哥哥,它想出来,但是又不敢。”罗希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同情,“它被关在小黑屋里,好可怜。”
四合院里,兄妹二人坐在石桌旁,意识却在那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徘徊。
“它的存在,与周围的社会法则产生了排异反应。”罗念冷静地分析,“想要释放它,最直接的办法是为它构建一个独立的‘创造力特区’,屏蔽掉外部的压制。”
“那不就等于把它从一个小黑屋换到了一个大一点的小黑屋吗?”罗希立刻反驳,“它还是孤单的。”
就在这时,娄晓娥端着一杯茶走了过来,她的目光仿佛也看到了那颗挣扎的种子。
“小念的想法是工程师的思路,高效,但缺少温度。”她的声音理智而温和,“创造力不是洪水猛兽,不能总圈养起来。但它也不是温顺的绵羊,放出去就不管了。”
她将茶杯放在桌上,继续说道:“没有河道的洪水只会带来灾难。可如果把河道修成了死水渠,那水也就没了活力。你们要做的,是给这股潜在的洪水,挖一条既能灌溉田地,又能让大家欣赏风景的河。这叫可持续的创新。”
娄晓娥的话,让罗念陷入了沉思。
秦淮茹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她手里拿着针线笸箩,坐到了罗希身边。
“你晓娥妈妈说得对。”她一边整理着手里的毛线,一边用她特有的温柔语调说,“好东西不能硬塞给人家。你突然让一个人变得跟周围所有人都格格不入,那不是帮他,是害他。”
“那我们该怎么办呀?”罗希有些着急。
“得想个法子,让大家觉得,这是他们自己想要的,是咱们大伙儿一块儿的好事。”秦淮茹的嘴角带着一丝了然的微笑,“就像做件新衣裳,你得先量好尺寸,用大家熟悉的布料,人家才穿得舒坦。你得给这颗种子,找一个所有人都乐意看到的舞台。”
母亲们的话,如同两把钥匙,打开了两扇不同的门,却通向同一个方向。
孩子们明白了。
他们要做的,不是一次技术性的“法则干预”,而是一场社会层面的“温情引导”。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一种全新的默契在他们心中成型。
他们调动了【外部和谐渗透】的能力,意志如同一缕看不见的春风,悄悄吹进了那栋居民楼所在的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的张主任,一个五十来岁,总想着做出点成绩的中年干部,正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堆文件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