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上映(第3页)

电视台上,一档热门的影评节目正在对《超梦的逆袭》进行分析点评。

主持人神色严肃地开场:“昨天,一部电影点燃了整个日本。据说近几天的票都已经售罄。我们来听听看几位影评人和专家是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剧情逻辑的单薄是显而易见的,”一位资深影评人率先开口,语气带著一丝不屑,“情节的转变过於突兀,缺少足够的铺垫。”

旁边的另一位年轻些的影评人立刻反驳:“我不同意。这不是纪录片,这是一则现代寓言。监督刻意简化了技术层面的解释,是为了將观眾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为何如此”,而非『如何如此”。当一部电影能让西装革履的成年人为之落泪,还在討论剧情逻辑,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两位说的都有道理,”一位社会学评论家接过了话头,將討论拉向了更深的地方。

“但这部电影真正的价值,在於它迫使我们所有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者,去直面一个长久以来被精英阶层所垄断的话题一一生命伦理。那个视实验体为数据,毫无人性的研究员,难道不是对歷史的一种警醒吗当科学的进步失去了韁绳,那將是何等恐怖的景象。我想,这才是它能跨越年龄,引发如此广泛共鸣的根本原因。”

节目播出后,社会舆论彻底沸腾。

此前那些对电影持观望態度,甚至因为海报爭议而心生反感的中间派,態度发生了巨大转变。

不少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开始自发打电话,推荐家长们带孩子观看这部电影,並称其为“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报刊亭里,最新一期的主流杂誌封面赫然写著:“《超梦的逆袭》,一份送给全社会的伦理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