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老人的智慧(第2页)

 周娉婷认真地听着,心头微震。 

 奶奶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对亲情更深的理解。 

 “奶奶也有兄弟,我的妈妈,”陈彩月顿了一下,似是回忆往昔,眼神悠远,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是个拎得清、明事理的。” 

 她轻轻叹了口气,仿佛又看到了几十年前的光景:“那时我刚嫁人不久,仗着自己是娘家唯一的闺女,又觉得婆家条件不如意,就总爱回娘家打秋风。{小±说??宅* ?@免??费d?<阅?.读#~今天说家里缺米了,明天说孩子没新衣裳了,看见娘家有点好东西,总想着法儿往自己小家划拉。我那弟媳啊,是个软乎性子,心里有委屈也不敢说,只会偷偷抹眼泪。” 

 陈奶奶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对当年自己的懊悔:“我那时候糊涂啊,觉得娘家贴补闺女是天经地义,我是回自己家,拿点东西怎么了?弟媳?那终究是‘外人’!首到……” 

 陈奶奶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深深的感慨,“首到我弟媳给我们老陈家添丁进口,前后共生了三个娃,还都是结实的小子!这可把我妈给高兴坏了。但慢慢地,我妈对我的态度,开始有了些许变化。” 

 周娉婷屏息凝神,专注地听着。 

 “记得有一次,我又回娘家,那天我妈和弟媳正在逗着刚满月的大孙子,笑得合不拢嘴。我张口就让弟媳去给我下碗面条,还让她给我准备点鸡蛋,待会我走的时候好带走。我妈一开始并没有说什么。等弟媳走开了,她就把我叫到院子里。” 

 陈奶奶的声音带着一种重现场景的庄重。 

 “我妈当时就坐在那张老藤椅上,抱着大孙子,看着我的眼睛,说了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话。” 

 陈奶奶模仿着母亲的语气,缓慢而清晰:“‘彩月啊,你如今是张家的媳妇了。张家才是你的家,你的根。娘家,是兄弟的家。你回来,是客。客,要有客的礼数,客的分寸。’” 

 “我妈把怀里的孙子往上托了托,看着小家伙熟睡的脸,继续说:‘你兄弟娶了媳妇,成了家,这家里的一针一线,一粒米一滴油,都是你兄弟和你弟媳的共同财产。同时,他们也担着这一家养家糊口、生儿育女的重担。你也是当娘的人了,该知道这担子有多沉。’” 

 陈奶奶眼中泛起泪光,声音带着对母亲智慧的敬服:“‘姐弟之间有困难,互相帮衬,那是情分,是骨肉相连的道理。但把手伸得太长,总想着占娘家的便宜,那就是恬不知耻了!’”这个词我妈她说得很重,带着发人深省的警醒的意味。” 

 “‘你想想,你每次空手来,满载归,你弟媳心里是什么滋味?她嘴上不说,心里能不怨?能不觉得委屈?这日子长了,她能跟你兄弟没矛盾?能不跟你这个做大姑子的生分?’” 

 “我妈看着我的眼睛,语重心长:“‘彩月,古人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是说要断了你跟娘家的情分,而是说这水有了自己新的归处。娘家兄弟的家,也有了新的女主人。你弟媳,就是我们家日后的当家人!你得敬着她,体谅她,不能让她难做!’” 

 陈奶奶深深吸了口气,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母亲话语的分量:“娉婷啊,娘家对你的帮衬,你要主动放在明处,要分时候,更要懂分寸!救急不救穷,救难不救懒。真需要娘家帮衬,你就大大方方跟兄弟弟媳商量,该记的人情记着,该还的时候想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