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新定“苏溪集”(第2页)

 苏溪镇离市区最近,交通也最方便。 

 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实地考察这三个集市的规模、人流量、消费氛围,特别是看看有没有位置、大小和租金都合适的摊位出租。 

 第一站,姐弟俩先去了佛马镇集市。因为那里有个新兴的工业园区,姐弟俩一致认为那里的人流应该相对密集。 

 佛马集市设在镇中心一条略显狭窄的老街上。 

 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从带着泥土气的时令蔬菜、活蹦乱跳的溪鱼,到竹木农具、锅碗瓢盆,充满了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0.0\小/说.网′ _无!错^内.容.吆喝声用的是地道的金城土话,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姐弟俩在人流中缓慢穿行。 

 “姐,这里人倒是不少,挺热闹的。就是街道窄了点。” 

 周伟康踮着脚张望。周娉婷也在仔细观察着为数不多的几个服装摊位。 

 它们主要集中在老街中段,卖的多是些深色耐穿的化纤裤子、厚实的棉毛衫、童装或者印着大红大绿图案的廉价t恤,款式保守,面料也普通。 

 她还注意到几个空着的摊位位置都比较偏,要么在街尾光线不好,要么旁边紧挨着卖锄头和猪饲料的摊子。 

 “人流量还行,但感觉大家主要是来买农副产品的。”周娉婷掏出笔记本,快速记下要点。 

 “服装摊生意看起来一般,目标客群和咱们的杭货不太搭。空位置租金应该便宜,但地段太差。” 

 虽然新兴工业园区己建立,但显然配套设施还未同步,她心里初步排除了这里。 

 第二站,苏溪镇。这儿离市区最近,沿着宽敞的县道只要二十分钟就到了。 

 集市规模明显比佛马镇大得多,设在镇中心街上。 

 街道两旁也都是店铺。和周娉婷前期租的那三个摊位大差不差。 

 这里不仅卖农副产品,日用百货、成衣鞋帽、小家电、甚至vCd碟片的摊位都多了起来,空气里还混杂着食物的香气和劣质香水的味道,年轻人的身影也明显增多,不少还是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来的。 

 服装摊从街头到街尾都有摆,且各种档次的都有,竞争相当激烈。摊主们的吆喝也更“时髦”些。 

 “姐,快看!那个摊子跟咱家风格有点像,人好多!”周伟康指着不远处一个挂着不少新款夹克和针织衫的摊位,那里围了好几个年轻姑娘。 

 周娉婷点点头,苏溪镇的活力和潜在的购买力确实更吸引人。 

 他们找到一个挂着“摊位出租”牌子的炒货店。店里弥漫着一片炒瓜子、炒花生的香味。 

 “租摊位?”店主是一对西十来岁的中年夫妻,主事的一看就是妻子,“你们是卖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