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村里的情况(第2页)
“我们家穷怎么了?我穷我光荣!我家三代贫农,根正苗红!这些城里来的小姐们,根本就配不上我儿,看看她们那副娇滴滴的样子,一看就不会干活。”
三个女知青,表情不免变得难看。
大早上的天刚亮就被喊起来,出门还要被一群人评头论足。?微_趣~暁-税′ /更.鑫′罪¨哙.
她们根本就不可能留在大队,嫁给农民当媳妇儿。
结果这些人还挑上了!
“这城里来的娃娃,细皮嫩肉的,肯定干不了什么活。”
“是啊,除了给我们添麻烦,还让村里多了张吃饭的嘴!”
村里的男人也聚在一起,有些老头抽着旱烟,语气不屑。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林卫东满脸平静。
上辈子也是这样,下乡知青基本上不太受欢迎。
因为生产队的全年收入是有限的,到了年底总结,减去开支,留下必要的钱,剩下的收入会按照工分来折算。
也就是说,知青们的到来,会让工分贬值。
收成比较好,一天挣满十个工分,一个工分能值五六分钱,可要是人变多了,可能就只值西五分。
另外,有的知青的确能吃苦。
但绝大部分知青都受不了这份罪,不仅干活不利索,有的甚至还会给村子添麻烦。
偷鸡摸狗,惹是生非的,也不在少数。
“介绍一下,我是徐振国,咱们大队的书记,这是大队长刘少平。”
“今天是你们到我们青山屯生产大队的第一天,所以暂时不给你们安排事情,你们可以休息一天,熟悉一下村子。”
“从明天起,每天早上六点,最迟六点半之前,大家集合,一起参加集体劳动。”
徐振国话音刚落,新知青们炸开了锅。
“什么?这么早!”
“六点天才刚亮没多久吧?”
大队长刘少平咳嗽一声,皱眉说道:“早上比较冷,记得穿多一点。”
“你们刚来,先跟着大家收玉米,适应几天后,再给你们安排任务!”
林卫东知道农村里都是这样干活的。
眼下快十月份还好,水稻和小麦都己经收了,剩下的无非就是玉米、红薯、土豆。
到了夏天,顶着烈日炎炎干活,会更加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