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牵电线,架喇叭

 “县里给咱的指标到了!”徐振国满脸红光:“这是要普及农村广播网,咱们大队是第一批装喇叭的生产队!” 

 林卫东点点头,却忍不住腹诽。+齐¢盛_晓¢说*惘¢ ~首-发? 

 是第一批,又不是第一个,有什么好骄傲的。 

 恐怕是因为工作人员不足,所以才要分批,不然的话,既然开始了广播下乡,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架设到所有基层。 

 当然,这个时代,大名鼎鼎的三转一响,里面就有收音机。 

 所以喇叭这种东西,己经算是很洋气的玩意儿了。 

 怪不得一个个都这么激动…… 

 林卫东也跟着其他人,在一旁看热闹。 

 等到日上三竿,还没安装好,林卫东心中有些不耐烦了。 

 这效率有点也太低了,怪不得只能分批安装。 

 眼看工作人员依旧在调试,林卫东己经失去了兴趣,打算离开。 

 就在这时,高高在上的喇叭,突然响起一道电流声,紧接着便是字正腔圆的广播:“全县贫下中农同志们,中午好,这里是青松县人民广播站……” 

 人群猛地爆发出一阵欢呼,孩子们蹦蹦跳跳,老人们眉开眼笑,就连颇有城府的徐振国,都露出了一口大黄牙。-暁.税¨宅~ \首`发- 

 “真好。”汪彩霞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不远处:“以后,咱们原来和公社的人一样,没事的时候听听新闻。” 

 叶淑珍在旁边插嘴:“还能听革命歌曲呢!” 

 林卫东心中点了点头。 

 可别小看了这不怎么起眼的喇叭,它是未来的很多年里,将上面的声音传播到最基层,转变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的重要载体。 

 但在某种程度上,广播要远比报纸发挥的作用更大,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识字,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舍得买报纸。 

 但是在大队里安装几个喇叭,却能很快将上头的思想和指示,传播到最基层。 

 当然,后来有了电视,普及之后广播就被抛弃了。 

 然后便是手机,像淘汰广播一样淘汰了电视,成为了大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