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猪肉宴(第2页)
这灶台的灶口开的很大,保证能够添加足够多的柴火。
大铁锅挨家挨户的凑,那架势,赶得上大炼钢铁那会儿。
女人们负责清洗,大木盆、瓦盆一字排开,烧上热水。
孩子们去弄柴火,一捆捆的玉米杆和木柴,垒在旁边。^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
根据刘少平下派的任务,不能出力的,就要出东西。
土豆、白菜、萝卜、粉条……
在农村,反正也不值几个钱。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两头大黑猪。
虽然不算膘肥体壮,但也足以看得人们流口水。
老杨头充当杀猪匠,细心地磨好刀子。
几个壮汉按住猪,洗干净,他上前利落地了结了挣扎的肥猪。
接着便是齐心协力,开水褪毛,开膛放血,剔骨分肉……
乱中有序,有条不紊的进行。
这年头连猪毛都不愿意浪费,像猪血这样的好东西,自然也是一道美味。
里头加入葱花和盐,可以用来灌血肠。
猪下水洗干净后,也是难得的美味。
最好的五花肉和里脊肉,用来炒菜炖菜。
猪头、猪尾巴、猪蹄子,也各有安排。
这年头的猪,实际上是有一股腥气的。
但是这味道混合着泥土,以及柴火的气息,在如今却代表了丰收。
孩子们兴奋的追逐打闹,男人们大声的讨论着猪的肥瘦。
女人们一边忙活一边说笑。
打鼓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林卫东和周晓白也没闲着,跟周家人一起忙前忙后。
得知周满囤过两天要去马文娟家里送东西,他还恭喜了两句。
可以说整个大队,几乎家家户户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种集体协作,质朴而热闹的场面,在后世几乎很难看到。
除非是大家族,过年的时候才会热闹一番。
社会越发达,物质越充沛,许多时候人情味,反而越发的寡淡。
不知道是谁带头,开始唱起了革命歌曲。
伴随着欢声笑语,锅碗瓢盆的碰撞,很快大家就开始大合唱。
等到打谷场上蒸气腾腾,酸菜气息,肉的香味。
还有各种五谷杂粮有味道混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