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查资料,买种子

 林卫东先是跑了几处新华书店。~优¨品,暁\税′王· \勉~肺^悦¨犊, 

 翻看了一些农业科技类,和副业生产方面的科普读物。 

 只是这个年代,这类的书籍并不多,内容也相对粗浅。 

 一篇文章可能有一大半,都围绕着红色思想,各种语录来展开。 

 里面的干货寥寥无几。 

 所以,林卫东又找到了刘霞。 

 她见多识广,接触的人多,没准儿就能出个好主意。 

 “刘姨,你觉得什么样的营生,能够不占用集体劳动时间,不占集体资源。” 

 “而且见效快,销路还广啊。” 

 “您有什么推荐吗?我想开展集体副业,该养点什么,或者种点什么?” 

 “要不……您帮我开张介绍信,我去图书馆查点资料。” 

 弄清楚了前因后果,刘霞满脸欣慰。 

 “国家有你这样的年轻人,积极建设祖国,才有希望,才有未来啊!” 

 “不过你这个问题,我一时间还真答不上来。” 

 “硬要我说的话,那就养羊吧。” 

 “你想想看,这羊的肉能吃。” 

 “这母羊还有羊奶,卖的可不便宜。” 

 “羊毛剪下来,也是好东西呀。” 

 “对了对了,你们乡下烧炕,用的都是粪球吧?” 

 “这羊粪夏天能堆肥,冬天能取暖。” 

 “唉呀,这么一说,羊全身都是宝啊!” 

 说到最后,刘霞都忍不住心动了,恨不得去养羊。 

 林卫东默默点头: 

 “您还是给我介绍信吧……” 

 他何尝不知道,羊是个好东西。¢餿?飕,小¨税*徃¢ -哽.鑫′醉,全+ 

 别说羊了,五谷六畜,哪一样不是好东西呢? 

 关键是条件不允许啊。 

 首先就是成本问题,家家户户都出钱买小羊羔? 

 能不能买得到是一回事,大家愿不愿意投入这个成本是另一回事。 

 其次就是周期太长。 

 东北气候寒冷,冬季需要圈养保暖,而且天天都得吃饲料。 

 一只羊养到成年,通常需要一到两年。 

 要是把繁殖、扩大种群、产羊毛考虑进去。 

 周期甚至要超过两年,才能产生收益。 

 现在都己经是七三年了。 

 再待个西年,他就得高考回城了。 

 难不成到时候,他回了首都,还得操心青山屯大队养羊的事儿? 

 显然不可能。 

 拿着介绍信,林卫东来到了首都图书馆。 

 相比于后世图书馆的开放便捷,眼下图书馆想查阅资料,手续不但繁琐。 

 里面的氛围也十分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