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三哥的婚礼
走路一步一个脚印的陈贵荣,还有刘少平,和他一起开了个会。
林卫东将打算成立“五七副业组”的想法说了出来。
又重点阐述了种植蓖麻的好处。
付出少,收获大,周期短,见效快。
“咱们大队家家户户都养林蛙,显然不现实。”
“而且能不能养得好,养得起,也是个问题。”
“蓖麻不一样,房前屋后撒把种子就行,到了收获的时候,多多少少也能赚点钱。”
林卫东指着放在桌子上蓖麻种子。
刘少平仔细思考过后,连连点头。
对于林卫东,他不说是百分百的信任,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反对。
“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又符合政策,又能给集体和社员增收。”
“这件事儿咱们大队,一定会全力支持。”
陈贵荣闷着头一言不发,默认了林卫东的建议。
现在但凡开会,只要不涉及到他的利益,他都懒得管。
大队内部的意见统一后,林卫东先给自己报销了蓖麻籽的钱。
然后又在申请报告上,盖上了大队的公章,叫人送到公社审批。
接着,林卫东骑上自行车前往县城的知青办。′5-4¨k`a_n^s\h,u,.\c¨o/m·
他是下乡知青,假期结束后,自然要到知青办报到。
而且,他还得交一份报告上去。
“卫东回来了?这一趟还算顺利吧?”
王德凯看上去心情不错,还主动倒水。
“顺利。”林卫东将报告放在了桌子上:
“王主任,这是我写的报告,打算在青山屯生产大队,发展新的集体副业。”
王德凯愣了一下。
他把水递过去,拿起报告仔细翻阅。
看完之后,满脸赞许。
“本来我以为你小子,是想回去探亲,没想到你还真给我弄了一份报告。”
“你这是两不耽误啊。”
“很好,这份报告写的很实在,分析的也很到位。”
“你尽管去搞,要是种植成功,完全可以当做典型,在你们公社,甚至在咱们全县推广。”
他显得有些兴奋,大力的表扬了一番,又说道:
“我会帮你把这份报告递交上去,弄不好你还会被表扬!”
“谢谢王哥。”
林卫东脸上也露出笑容,道了谢之后,又询问道:
“王哥,这蓖麻籽得交给供销社,对吧?”
“那要不提前和他们打个招呼?”
“虽然有统购计划,但提前知会一声,也让他们心里有个数。^x^i!n·2+b_o!o,k\.*c*o/m_”
“是这个理儿,你想的很周到嘛。”
王德凯点点头:
“放心吧,我会和供销社的老吴说一声,让你们在供销社先挂个号。”
“其实你也不用太担心,这是正经的农副产品,又是国家需要的物资。”
“供销社不可能拒绝。”
林卫东这才踏实下来。
自己去供销社打招呼,肯定不如王德凯管用。
不过,供销社那边,身为采购员的高鸿秋接到了吴主任转达的消息后。
听说这是青山屯生产大队,在林卫东的牵头下,要开展的新副业。
他就表现得格外上心。
在仔细的打听过周家的情况,得知周家这两天要办一件喜事后,更是若有所思。
接下来两天,周家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婚礼。
虽然是革命婚礼,但尽量办得热闹一些,体面一些。
是农村社员的朴素愿望,表达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周晓白更是几乎住在了娘家,帮着剪喜字,准备食材,忙得脚不沾地。
很多社员们也跑过来帮忙,大队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但是,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下,宋文麟和刘翠莲那边,却相当的别扭。
也不知道刘家人是怎么想的。
或许是看到了周家办喜事儿,弄出的阵仗不小。
又或许是觉得,自家的女婿是城里来的知青,不能跌份。
所以,刘家也嚷嚷着要尽快办婚礼。
而且还要办的风风光光,热热闹闹。
这分明是存了和周家较劲的意思。
这下宋文麟可愁坏了。
他一个下乡的知青,本来就出自普通的家庭。
写信告诉家里,他打算和一个乡下姑娘结婚后,家里更是非常不满。
好不容易写信哀求,家里才寄了一点钱给他。
这点钱根本办不了一场“风光体面”的婚礼。
但是刘家人,却不依不饶。
他们觉得,同样是城里来的知青,周晓白嫁给林卫东,婚礼办的多风光呀。
到现在都还有很多人,明里暗里的羡慕。
宋文麟同样是下乡知青,就算比不上林卫东,至少也不能比周家差吧。
宋文麟被逼的焦头烂额,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尽力拼凑。
这件事儿,林卫东都隐约听到了些风声。
不过他并没有在意。
这两天他的心思更多的放在正事上。
他找了几个有意向的知青,拿着皮尺和木棍,在大队里西处转悠。
丈量边边角角的荒地,沟渠边坡……
规划着在哪里集中种植,哪块地分给哪个社员。
等婚礼结束,他就打算把副业组的架子先搭起来。
正好也快要开春了,到时候养林蛙,种蓖麻,轰轰烈烈的搞事业。
如此,首到周满囤婚礼的前一天,他才参与到婚礼中。
婚礼如期举行,虽然比不上林卫东的排场,但也算是热闹。
周家院子里摆满了桌椅,乡亲们的嬉闹,孩子们的追逐中。
周满囤穿着新做的中山装,胸前别着大红花,把新媳妇儿接了回来。
马文娟脸上满是羞涩,看上去斯斯文文。
而林卫东跟着忙前忙后,招呼宾客。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高鸿秋和杨秀英两口子,竟然也特地来参加了婚礼。
“杨姐,你们怎么来了?这真是太客气了。”
林卫东亲自招待。
“我们也是偶然听说,不请自来,想讨杯喜酒,你可别不欢迎啊。”
高鸿秋笑着和他握手。
杨秀英也跟着附和,只是目光却时不时的,在周家几个兄弟上逡巡。
尤其是在周向阳身上,停留了相当久的时间。
林卫东客气的招呼,心里却很古怪。
他和这两人有交情,是不假。
可关系好像还没有好到,能够让对方来参加自己舅哥的婚礼。
周家人和他们两夫妻,可没什么关系。
他们来此,恐怕还有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