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苍山洱海
时至今日,我依旧相信有摸摸节的存在,只是我还没找对地方。
许某人一有时间,咱就研究一下摸摸节,每次上一当,当当不一样,但我还是愿意上当。
四驴子说出了心中的担忧,他说有些民族很团结,祖先认同度很高,要是发生了盗墓这种事,都轮不到警察来抓我们,村民就能把我们正法。
“驴哥,别想太多,咱们是过去玩,过年了,出去玩,顺便踩点,找到地方,咱们请姚师爷过来。”
“操,这玩意不是闹笑话呀,我这辈子都不想和他们有矛盾。”
四驴子平日里和我们吆五喝六,但遇到这种事,他是真怂,他说家里有亲戚在外面工作过,从小给他讲外面的事情,这是他埋在心底的恐惧。
咱也不知道四驴子为何还有那样的梦想。
早些年,我相信有这种事情的存在,但我们是旅游的观光客呀,溜达溜达,也不犯法,夹着尾巴做人呗。
四驴子不敢去,我继续造谣,央视播过一个纪录片,我忘记是哪个民族了,那个民族崇尚生殖文化,民族舞的灵感也是模仿各种动物的本能行为,猪马牛羊人啥的。
咱造谣说大理有模仿的舞蹈,一到晚上,集体表演,比小时候大棚围起来给眼睛放个假的表演更攒劲。
四驴子叹气道:“狗哥,你知道我的性格,你指哪,我打哪,高中生、农村老娘们,哪次不是你一发话,我四驴子直接冲锋,但这次,我心里真没底呀。”
“咱去旅游,过去玩,我连踩点的活都不干了,走马观花,看看而已。”
花木兰呵呵笑,嘲笑四驴子的胆小,我能理解四驴子,他确实有亲戚在外面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从小的恐惧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春节是旅游的好时机,我们租了车,直接去了大理。
一到地方,四驴子乐呵了,妥妥的旅游区,过度商业化让四驴子放下了所有的戒备。
尤其是跳舞的姑娘,身穿民族服饰,看起来充满青春的活力。
我估计是过年期间是绝对的旺季,景区也是下了血本,放在平时,跳舞的人可能是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姨换上了民族的服饰,八十一天过来兼职。
不过穿民族服饰跳舞的人也不一定是少数民族。
四驴子看上一个跳舞的小姐姐,特地买了一支玫瑰送过去,姑娘腼腆地笑了笑,那一笑,都快把四驴子心给融化了。
“姑娘,我第一次来大理,你愿意当我的导游吗?”
四驴子抛出了惯用的伎俩。
姑娘笑弯了眉,缓慢打量着四驴子,四驴子摆出一副正经相。
“你要是没时间,咱留个电话。”
根据经验,四驴子拿电话的时候,肯定会不经意间从兜里掉出来一万块钱,这是一个无比脑残的桥段,但邪门的是每次都很好用。
姑娘帮四驴子捡钱,起身热情道:“哎我操,老乡呀,你东北哪嘎达的?我锦州的,晚上点喝点呀?”
四驴子的表情僵住了,本想体验异域文化,没想到整个家门口的人。
姑娘念了电话号码,四驴子在手机上输入,等姑娘走了,四驴子直接删除了号码。
后来四驴子又故技重施,搭讪了一个看起来白白嫩嫩的舞者,那姑娘是河北的,一口唐山话把四驴子前列腺都说增生了。
总结来说,这时候的大理,游客比本地人还多,在街上遇到的人,大多都是游客,从事商业开店铺的人,也多为外地人。
这么说吧,我们想吃一次正宗的过桥米线,挑来挑去选择了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这是反向操作,一般装修豪华的店铺都不太正宗。
进入米线店,我们犹豫不决,老板第一句话就给我整不会了,他道:“你们第一次来,没尝过咱家米线,哪个都好吃,嘎嘎的,挺板正。”
老板的东北话比我们都正宗,准确来说是沈阳话,更准确一点是虎石台那一片的。
在大理城区逛了一圈,我们去了太和村,那里有南诏国遗留的德化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