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页)

“当年之事,若非二师伯做得太绝,他又何至于摆下那等毁天灭地的大阵,与自家师兄拼个你死我活?”

“话也不能这般说。”另一位出身阐教的仙官闻言,忍不住插了一句,“当年大劫起时,师尊便有言在先,让我等紧闭洞府,静诵黄庭,非有师命,不得下山。”

“是你截教门人,自恃神通,屡屡下山干预西周大事,这才一个个应了劫数。这因果,如何能全怪到我阐教头上?”

“话也不能这么说吧?申公豹一句‘道友请留步’,不知害了我多少同门。他挑起事端,我等同门有难,岂能坐视不理?”

“是啊!你阐教护短,我截教便护不得了?”

眼看这两边又要争执起来,先前那白发星君连忙摆手,做了个和事佬。

“罢了,罢了。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如今还提它作甚?你我如今同在天庭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早不是当年那般光景了。”

“说到底,都是道祖门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年那场大劫,你我两教斗得元气大伤,到头来,还不是叫旁人捡了便宜去。”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是一阵沉默。

在场的神仙,哪个不是人精?

谁不晓得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阐教也好,截教也罢,如今不都在这天庭,受玉帝管辖?

当年在榜上有名,或是肉身成圣的,如今都成了天庭的臣子,再不复往日逍遥。

而那些未上榜的,如阐教十二金仙中的几位,最终也入了西方,成了佛门的菩萨。

一场大劫下来,玄门凋零,佛门大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众人心中各自计较,再去看那镜中,心思便又活络了起来。

这桩天大的事,圣人自己都解不开的死结,如今竟拿去问一个凡夫俗子。

倒要看看,这凡人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道理来。

......

镜中,陆凡跪在雪地里,低着头,认真地思索着。

他自然不知晓这故事背后,牵扯着三界之内最顶层的道统之争。

他只当是听了一桩富贵人家的兄弟阋墙。

他从一个凡人的角度,一个挣扎求生的庶民的角度,去揣摩这桩事的脉络。

良久,他才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踌躇,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