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南郡终

    赵三是在安抚好母亲,确保老人家情绪彻底平稳后,才怀揣着那颗几乎有昭元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来到郡守府的。
 




    刚一踏入前厅,便见宋得钰已在此处,正与昭元低声交谈着什么。赵三脚步微顿,目光在宋得钰身上逡巡片刻,才抱拳沉声道“小姐,宋家主。”
 




    昭元抬眸,唇角微扬“赵三哥来了,坐。宋家主正巧在与我详述料包一事,你也听听。”
 




    宋得钰见赵三到来,从容不迫地将昭元之前提出的料包计划,条理分明地复述了一遍,如何以香料混合海盐制成调味料包,如何规避官盐管制,如何利用宋家现有渠道铺开,以及其中蕴含的惊人利润。他着重强调了此计之妙,名正言顺,风险骤降,利润却倍增。
 




    赵三沉默地听着,他混迹码头多年,深知私盐之利,更知其险。过往不是没有胆大包天的人试图绕过他铁运帮做私盐买卖,最终都落得个船毁人亡的下场。宋得钰口中这料包,确实是个绝妙的主意。
 




    将杀头的买卖巧妙包装成了寻常的调味品生意。这背后的心思,非大智慧者不能为。他抬眼看向主位上那个年纪虽小,眼神却深不见底的少女,心中那份因救母而起的感激,渐渐化为一种更深沉的敬畏与信服。
 




    “听起来,确实可行。”赵三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有力,目光如炬地看向宋得钰,“但宋家主,这料包要上船,下水,走码头,离了我铁运帮的兄弟们,寸步难行。你打算如何分利?又如何保证这买卖的隐秘和安全?南郡码头鱼龙混杂,可不止我赵三一双眼睛盯着。”
 




    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宋得钰眼神一凛,正要开口,昭元却轻轻抬手,止住了他。
 




    “赵三哥的顾虑在理。这买卖要做成,靠一家之力自然不行。”昭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宋家主有渠道,有货源,有铺面的根基。赵三哥有码头,有船,有兄弟们的力气和威慑。二位合力,方能打通从盐场到千家万户的这条黄金路。”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
 




    “至于分利,二位都是聪明人,更是能做大事的人。具体的章程,你们私下细谈便是。我只管结果,料包要源源不断地流向该去的地方,银子要安安稳稳地流进我们的口袋。二位精诚合作,赚到的,自然都是你们的。”
 




    这番话,既给了两人合作的基调,又巧妙地留出了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博弈。宋得钰和赵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野心与权衡。他们在这一刻达成了暂时的共识。
 




    赵三最终点了点头,沉声道:“好,小姐既然开了金口,这买卖,我铁运帮接了。宋家主,改日码头详谈?”
 




    宋得钰心中一块石头落地,面上也露出商人特有的热络笑意“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赵帮主爽快。”
 




    就在这合作初定的微妙时刻,昭元忽然侧首,对着屏风后唤道:“江先生,出来吧。”
 




    一直隐在屏风后静听的江枕鸿应声而出,宋得钰和赵三皆是一愣,显然没料到此处还有旁人。
 




    “这位是江枕鸿,江先生。”昭元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喙的意味,“江先生于算账一道,天赋异禀,心思缜密,有过目不忘之能。料包生意涉及账目往来,成本核算,利润分配,其中繁复琐碎,最易生出差错或私弊。有沈先生加入,替二位厘清账目,规避风险,想必能省却二位不少心力,也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