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茶香浓郁

    殿内只剩下赵皇后与昭元。气氛似乎轻松了些许。赵皇后脸上的笑容依旧和煦,招呼昭元坐得更近些,拉着她的手细细端详,嘘寒问暖,从一路劳顿问到饮食起居,关怀备至。那份亲热劲儿,若非昭元心知肚明,几乎真要以为这位皇后对自己视如己出了。
 




    然而,昭元明白,这是源于赵皇后对威成武手中兵权的忌惮与拉拢。她是威成武的义女,便是连接威氏与皇室之间一条微妙的纽带。皇后对她越好,越是在向威成武,也向朝野内外释放一个信号,威氏是帝后倚重的肱骨,恩宠正隆。
 




    赵皇后谈兴颇浓,从宫中趣闻说到时新衣料,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却始终巧妙地避开让昭元告退的契机。昭元也乐得配合,认真聆听,偶尔应和几句,恰到好处地流露出少女的好奇与懵懂。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环佩叮当之声,伴随着内侍有些阻拦不及的通报“淑妃娘娘驾到”
 




    话音未落,一道艳丽的倩影已经到来。来人正是淑妃张氏。她眉梢眼角带着几分张扬的艳色,目光扫过殿内,直接无视了坐在下首的昭元,对着主位上的赵皇后便是一笑,声音清脆。
 




    “哟,姐姐这儿有客呢?妹妹不请自来,姐姐可别怪罪。实在是妹妹新得了些上好的雨前龙井,想着姐姐素来爱茶,特来与姐姐一同品鉴品鉴。”她嘴上说着“别怪罪”,行动间却无半分歉意。
 




    赵皇后脸上的笑容纹丝未动,仿佛完全没听出那弦外之音,只抬手示意宫人看座,温声道“妹妹有心了。来人,给淑妃上茶。”
 




    她这才转向昭元,语气温和地介绍“昭元,这位是淑妃娘娘。”却有意无意地,没有向淑妃点明昭元的身份。
 




    昭元心中雪亮,立刻起身,依礼向淑妃福身“民女昭元,见过淑妃娘娘。”
 




    淑妃这才仿佛刚注意到昭元一般,眼波流转,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上下打量着她。昭元今日入宫,穿着的是赵皇后赏赐的新衣,料子虽好,但款式并非时下建康最流行的宫装样式,加上她刻意表现出对宫廷礼仪的几分生疏,在淑妃眼中,便成了一个刚从小地方进京,尚未开化的土气丫头。
 




    淑妃心中冷笑。她早已风闻赵皇后有意接一个娘家侄女进京小住,以慰膝下无女之寂寥。眼前这丫头,想必就是了。看着昭元那不甚标准的行礼姿势,淑妃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状似无意地开口,声音拖得长长的
 




    “哎呦,这位姑娘瞧着面生得很哪,是哪家府上的千金?姐姐也不给妹妹介绍介绍。不过这礼数嘛…”她故意顿了顿,目光在昭元身上溜了一圈,掩口轻笑,“瞧着倒是别致。想是江南水土养人,规矩也与咱们建康略有不同?姐姐府上的嬷嬷们,怕是还没来得及好好教导吧。”这话明着说昭元礼数不周,暗里却是在讥讽赵皇后娘家门第不高,家教不严。
 




    殿内气氛瞬间凝滞。伺候的宫人们大气不敢出。
 




    昭元抬起头,看向淑妃,脸上是未经世事的天真好奇,仿佛完全没听懂淑妃话里的意思,脆生生地夸道“淑妃娘娘,您的衣裳上金线绣的凤凰活灵活现的。”
 




    淑妃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随即又猛地涨红,她身上这件宫装,确实逾越了妃位的规制,那衣襟和袖口上用金线盘绣的凤凰纹样,虽非完整凤凰,但其形态之张扬,早已远超妃位应有的鸾鸟或翟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