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去烟月楼(第2页)

 “就算是将就,也比之前用的好多了。” 

 “也就是说,做这个生意,是在为整个青荷县的女人谋福,而不是奸诈的商贾。” 

 “既然你有这个打算,那你就去做吧。!搜+嗖_暁`说¢网_ ¢毋,错^内-容¢”苏文道,“我把图纸给你,剩下的事情,你和裁缝铺的老板娘商量。” 

 “那就多谢了。”冯疏影诚恳的向苏文行了一礼,“本小姐,替青荷县全县女子感谢你。” 

 替青荷县全县的女子感谢我?苏文心想,这东西将来必定风靡整个大梁王朝,无论是贵族妇女还是民间妇女都会用。 

 所以你可以再大胆一点,替天下女子感谢我。 

 所以以后请叫本公子‘妇女之友’ 

 “谢我就不必了,又不是白给。我是要收专利费的。”苏文摆摆手,“你以后赚到的利润,给我三成分红就行。” 

 “好!”冯疏影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也没有去想苏文分三成,到底是要的多了还是要少了。 

 此时苏文思忖着。 

 自己和明德书坊做话本生意,自己赚钱了,书坊赚钱了。书坊为了赶工会招收更多的工人,底层工人也得到了好处。 

 冯疏影和裁缝铺做生意,做成之后除了双方赚钱之外,裁缝铺也会招收更多的绣工,让底层绣工也有钱可赚。 

 也就是说,青荷县多了了这两门生意,得利的不止自己、何如海、冯疏影。 

 而是所有阶层都跟着受益,甚能提高整个青荷县百姓的生活水平。 

 把卫生巾生意让给冯疏影做,其实是最佳选择。毕竟她是女子,经营女人用的东西理所当然,自己是个男的就不适合了。 

 封建社会对男人参与这类生意有很大歧视。 

 如果自己做,会影响将来的科举之路。 

 有朝一日进入朝堂,还会因此被满朝文武嘲笑,影响仕途。 

 参加科考的学子连经商都不行,更何况是做这个。至于和书坊的生意虽然也属商业行为,但卖书和文化相关是个例外。 

 “疏影,以后别跟别人说这东西是我发明的。”苏文正色道。 

 “为什么?”冯疏影起初不理解,不过立刻明白过来,“也对,世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