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岳父大人(第2页)
商户招收工人那就证明那家户商家要扩大经营,商铺里有大量现银。而且要扩大经营,就必须要事先知会他这个县令。
毕竟,古代对商贾管的很严。
想要让县令允许他招工,就必须用银子开路,打通关系。
县令就可以趁机吃拿卡要,大把银子落入腰包。¨x~x,s/w!k_.¨c¨o·m!
如今这两家商铺招工都没有报备,是时候狠狠敲打他们了。
发财的机会到了。
“的确是大量招,两家的门口都挤满了人。”谭桂道。
“是哪两家?”徐志林问道。
“明德书坊在大量招收刻印工,西娘裁缝铺在招绣工。”师爷回禀道,“而且他们招收的工人数量还非常大,不限条件就可以入工。”
“明德书坊是冯家的产业,他家招收工人的确不需要知会本官。”听到明德书坊西个字,县令立刻没有了脾气,“只是那西娘裁缝铺区区一缝衣服的,何德何能,竟然也在大量招收绣工?”
“且大量招收绣工,竟然也不事先知会本官?”
“也太不懂礼数了吧?”
“来人,把西娘裁缝铺的掌柜抓到县衙,看本官整不死她!”
“大人,万万不可。”谭桂急忙阻止,“听说那西娘裁缝铺的背后,也是冯家在支持。”
“那裁缝铺也是冯家的产业!?难怪能大量招收绣工,我就说嘛,一个小小的裁缝铺,哪有那么多的本钱,也没那么大的胆量敢私自招工。”徐志林闻言立刻萎了,在冯家面前,他这个县令父母官就是小卡拉米。
普通商户办事需要打通他的关系,冯家根本不需要。
县令甚至还要看冯家的眼色行事,冯老爷过寿他还要送礼。
在冯家面前,县令是跪着捞银子的。
“看来,本官还得亲自去一趟,恭贺这两家商铺。”徐志林道。
“老爷英明。”谭桂立刻拍起了马屁,“小人听说那家裁缝铺要改名叫月绣坊,老爷不妨亲自给绣坊赐个匾。这样在冯老爷看来,大人才是个明事理的好官。”
“你说的对。”对于师爷的机智,徐志林非常满意。
“此外,还有一件小事。”师爷谭桂继续道,“昨日差役路过赵家绸缎庄的时候,发现他家内院晾晒着一件丝绸夹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