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滑不溜秋(第2页)

 而程响则是一声长叹神情黯然,本来想捡个苏文状态不好的漏,却没想到别人才华惊人的好,这个漏根本就捡不到。 

 “苏公子的诗第一句桃李春风一盏酒,就妙到毫颠。”翰林开始评判起来,“桃李指的是学生,暗指现场诸位赶考的才子。春风,暗自风月之地。桃李春风一盏酒,以极其简练的文笔写出来,诸位学子在齐巧阁饮酒赋诗切磋文学的盛举。~餿.嗖_暁?税?惘? ·首+发·” 

 “秒,秒,秒!” 

 你这老先生还真会整活,竟然把这句诗解成这样,不过还挺符合字面意思的。苏文面露微笑,我特意挑出这首诗来,也就是想让你们这么解析的。 

 “果然妙啊!”诸位才子纷纷附和,摇头晃脑,品味着第一句的精妙。 

 “至于这第二句,我等今夜不正是在河面上吗?”另外一名评判眼睛一亮,“请大家往窗外看看,满河的花船不正是一盏盏灯火吗?” 

 “不错,不错!”人群再次纷纷点头。 

 牛!苏文很想向人群竖大拇指,好好的一句桃李春风一盏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被尔等解成了描写青楼诗会的盛况了。 

 曲解,曲解! 

 不过他们的解读好像也没有多大毛病,符合本公子的预期。 

 “苏公子,你才华绝世。仅凭这首诗的头两句,就碾压了在场所有诗作,夺魁魁星诗会了。” 

 “与公子的诗作相比,我等写的那些俗诗可以丢了。” 

 “苏公子大才,我等服了,心服口服。” 

 “苏公子当今日之魁首,名至实归。” 

 与会的才子们再无异议。 

 如果苏文只是凭借才名夺魁不拿出真本事来,他们内心多多少少有点不服气。 

 万一他今天不在状态呢? 

 但这首诗一出,人群的念头彻底通达。 

 “至于最后两句,莫道此夜笙歌醉,曾照将军白骨明,更是意境深远。”闺房里的聂云裳柔声道,遥遥向苏文行礼,“贱妾多谢公子盛赞。” 

 “云裳姑娘客气了。”苏文向她回礼,眼神清澈态度自然,没有丝毫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