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送上贺礼(第2页)
以苏文现在都地位和名气,他写的诉状胜率会很高,拿着他的诉状在清河县打官司甚至会必赢。
古人写诉状并不是看那人有多懂律法,文才有多华丽,而是看写诉状那人的身份地位。像苏文这种人,有人拿着他写的诉状过去,谁敢判那人输?
判那人输就证明苏文写的诉状不行。·微-趣/暁*说?网_ .首,发¢
连官司都打不赢,以后就没人再找他写诉状,苏文就没有机会再用讼师的身份赚钱。
县令这么判,就是不给苏文面子,就是在断人财路。
苏文现在考中了解元,加上还是冯家女婿,谁敢断他财路?
所以古代那些举人当讼师收费一般都很高,一份诉状能让一个中产家庭破产。
因为只要是他写的诉状,几乎己经断定能胜诉。
《明实录》记载:一讼之费,常破中人之产。
史书里简简单单的这句话,就记录着古代讼师生存的底层逻辑。
很多脑子不够的人,根本想不到古代讼师写诉状,靠的是身份和地位,而非律法和文学水平。如果不是这层关系,谁愿意给他足以让人倾家荡产的巨额诉讼费?
举人给某人写诉状,就等于在给他站台。
所以就算他写的狗屁不通就算他一点也不懂律法,该赢还得赢。
苏文并没有同意给那人写诉状,自己写的诉状必赢,当然不能轻易给。
自己又不是断案的,不能确定他是不是真的冤枉。
……
前来拜访和道贺的人群络绎不绝,各个阶层的都有,一首忙到天黑苏文这才得以空闲。
……
“阿弟,你跪下!”自从搬到苏府之后,苏清怡就让人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来,用于存放苏家先祖牌位,也就相当于祠堂,古人对这个很重视的。晚上苏清怡把苏文叫到祠堂里,一开口就让他给祖宗牌位前跪下。
苏文一阵郁闷。
不过还是依言跪在牌位前,目前祠堂里的牌位只有三张,二人父母的和他们祖父的。
得,谁让你们是原主的父母和爷爷呢?
至于姐弟二人的祖母,早年和爷爷离婚,进不了祠堂。
看到苏文跪下,苏清怡也跟着跪在他身边,热泪盈眶:“感谢苏家先祖在天之灵的保佑,让小弟苏文考中了科举头名解元,光宗耀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