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优厚的条件(第2页)
“大当家的,你是相信自己人,还是一个外乡人?”朱刚也看向唐赛花。
“大当家,县令和袁老爷是你们的自己人?”李忠义不甘示弱。
“我们不是自己人,难道你们这些外人是了?”朱刚针锋相对,“大当家,他们是来剿灭山寨的,骗大家招安是想让大家先放下兵器再剿灭!。-k/u`n.l,u^n.o*i*l,s\.¨c·o+m·”
“行了,你们两个都给我闭嘴!是非对错我自有判断!再敢吵闹,别怪我刀下无情!”唐赛花目光冷冷的看向李忠义,“我不相信官府的人,当然也不会相信你们,因为你们也是官府的。”
倒是比较清醒:“总之你们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当家你误会了,我们不是代表官府来招安白龙寨弟兄的。”李忠义淡淡的道,“在下是代表苏文苏老爷来招安各位,如果各位愿意归顺,以后就是苏府的人而不是官府的人。你们为苏家做事,苏家负责各位的身份和各位的家眷安全。”
“你代表苏文来招揽我们?”
“苏文是什么东西,他有什么资格让我们为他卖命?”
“区区一个外任县令,他凭什么给我们身份,保证我们家眷的安全?”
人群纷纷说道。
“苏文苏老爷的名声你们都没听过吗?他是这一届的金科状元,天下第一才子。”李忠义奇怪起来,“就算你没听
过他的大名,雷峰塔的故事总听过吧,雷峰塔就是他写的。”
“是苏公子想招揽我们!?”人群听了眼睛一亮,相互对望起来,“你的主子,就是那个苏文,而不是同名同姓?”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苏文的大名如雷贯耳。
可以说,苏文现在在大梁王朝的名声,和刘备差不多。
刘备是仁义博于西海,而苏文是才名博于西海,同时也有仁义之名。青荷县百姓都得到过他的好处,加上苏文有意识的运营自己的名声,还没有得罪青荷县的权贵……这些做法,都让苏文在百姓当中,拥有很好的口碑他们口口相传。
古代信息传播不方便,刘备没有传播方式只是靠人口口相传。
而苏文的名声还有话本、民间说书人帮他扬名。
“你的意思是说,前往远方赴任的官员是苏文?”唐赛花不可置信的问。
“除了苏文苏老爷之外还能有第二个苏文?”李忠义给了她肯定的回答,“我们苏老爷的才华,还有他在青荷县的仁德之名,各位不会没听过吧?”
“所以各位跟着苏老爷走,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苏老爷还能亏待各位?”
“就算他是苏文又如何?他照样不是什么好东西!”朱刚这时候急了,毕竟苏文的名头很大,很有可能因为他的一个名字就改变大局,“他和别的官员没什么两样,他还要用各位的人头为自己的仕途铺路,诸位千万不要因为他是苏文就觉得他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