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时代的风口(第2页)

 “这不是苏老爷给的多吗?分田地,不交田赋,不服徭役,这条件谁不心动?”苏阿三侃侃而谈,“我家世代木匠,靠着点手艺勉强守住了两亩薄田没有卖给地主。如果这次跟随苏老爷到了翼州,能分到几亩良田还不交田税那些,岂不是赚大了?” 

 “嗯,嗯。·白\马^书.院· ?毋?错^内^容.”柳夫人点点头。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苏文给出的条件的确非常有诱惑力。 

 不过沿途经过了数十个州县,几百万人口,跟过来的还是少数。 

 前面几个县是只招工匠,后面的县是来者不拒的,但依旧没有出息百姓蜂拥而至的青漓。 

 原因很简单,老百姓都有故乡情结,大多数不愿背井离乡,远离祖父坟茔。 

 而且一个个胆小,守旧,害怕跟过来之后苏文不会兑现诺言。 

 他们的普遍想法是,官老爷的话不值得相信,不管他是谁。如此天大的好事怎么可能,还是不要做白日梦了。 

 也就是说跟过来的这批人,都是胆子大的,敢闯敢拼那种。苏文前世改革浪潮第一年的时候,也没见多少人离开老家下海创业,大家都喜欢窝在老家,因循守旧。等到数年之后,村里人见别人都赚钱了,这才一窝蜂的往南方涌。 

 在人口大量迁移之前,需要有一批探路的。 

 而探路的那一批往往有大作为,很多大老板都出现在这群人中。 

 就算当不成大老板,率先致富都是常态。 

 “当初苏老爷路过我们县的时候,在城里张贴告示招募工匠,当时我就心动了。”苏阿三继续道,“看完告示之后,我第一时间向青荷县的老乡们打听消息。打听到青荷县的百姓都因苏老爷而富的时候,小人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我全家命运的绝佳机会。 

 立刻飞奔到家里,和家人们商量这件事情。家人起初并不愿意,不过小人说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绝对不能错过人必须要搏一把,他们便同意了。” 

 “你说的对!这的确是一个改变你们全家命运的机会。”柳夫人微微一笑,“这不,你由以前的白身,晋升为衙门胥吏了。吃上了公家饭,每月二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