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高呼青天(第2页)

 “这位公子,另外一张告示呢?”良久之后,人群问道。 

 “翼州府正堂为开仓平粜事。”那位中年读书人继续念起了旁边的告示,“所谓百姓易虐、上苍难欺,照得本府念黄文彦、海大彪二獠鱼肉百姓日久。′山.叶?屋? *首·发,特开仓平粜、稳定翼州粮价。明日起,翼州官仓以平价粮米售卖与全城百姓。” 

 “每人每日凭户籍黄册限购一升,谷价10文一升……” 

 “另,官府开仓平粜,将持续两月。若翼州百姓此两月之内,作奸犯科之案少于五件、无杀人、谋逆、不孝等大案要案,本官将严令翼州所有粮价均为十文,上下浮动不得超过一成……” 

 谷价十文每升这个价格是苏文定的,里面包含了很深的政治经济学。 

 他要多方面考虑才能定下最终价格,其一,一开始不能对百姓施恩太足,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必须要对其徐徐施恩,方求可持续发展。 

 其二,要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 

 其三,要考虑粮商们的利益,之前的粮商会很快倒闭,被秦云这个大粮商取而代之。秦云是苏文的嫡系,他能赚钱对苏文有好处。 

 之前冯思远和苏文商量粮价的时候,觉得既然要收买人心,那就要给百姓更大的恩惠定更低的价格。 

 应该以中兴时期江南地区、丰年时期的粮价为准,五文钱一升。 

 却被苏文否决,定价到了十文钱。 

 当前大梁王朝的粮价,用两个词来总结就是混乱和高。 

 首先是混乱,一个地方一个价,一个县一个价,甚至一个商铺一个价,而且价格差距很大,有的是二十文有的是三十文,完全没有得到监管。 

 不光是空间上的乱还有时间上的乱,有时候百姓刚刚买了二十文钱的米,商户把牌子一丢,首接换成三十文一升。 

 至于价高,王朝末年的恶性通胀早己显露无疑。 

 中兴时期丰年时期的五文钱一升,早己提升到二三十文。 

 翼州因为地处偏僻,受到的影响波及小,目前的粮价最低时期是十二文。当然,高的时候也有二三十文,主打的就是一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