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两荤两素的震惊(第2页)
江祈年挑了挑眉。
这马秀英扮演者入戏够深的,连朱元璋北伐的剧情都演上了。
记得她昨晚说的年号是洪武八年?
江祈年回忆了下,这一年好像还真是老朱第一次北征。
而且第一次北征算得上是大获全胜,问题不大的。?k¢a/n/s+h.u!w^a?.·c¢o′m?
倒是洪武五年的第二次北征,最终以失败告终。
群里真是一群考究党啊。
江祈年咬着筷子正感慨间,突然灵光一现。
既然这群人历史考据这么认真,说不定能提供些论文素材?
【岁安祈年】:“各位娘娘早啊~(哈欠.jpg)正好有个学术问题想请教一下。
【观音婢】:“江郎君醒了?(微笑.jpg)有何事但说无妨。”
【独孤天下】:“哟,小江先生难得主动求助呢~(吃瓜.jpg)”
【雉后临朝】:“你小子也有不知道的?”
江祈年有些惊讶这群人的活跃度,不过想到角色扮演爱好者的热情,也就释然了。
尤其是这吕雉扮演者,为了维持人设还得怼人,真不容易啊。
【岁安祈年】:“在下正在写一篇关于‘唐代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性影响’的论文,有没有什么一手史料推荐?”
消息刚发出,那位“观音婢”就迅速回复了。
【观音婢】:“本朝确有科举雏形,但尚未完善,郎君所谓“对社会流动性影响”是何意?”
江祈年眼前一亮,这位“观音婢”的扮演者还挺专业,知道初唐科举还不成熟。
【岁安祈年】:“简单说就是寒门子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晋升阶层,打破垄断啊。”
立政殿内,长孙无垢放下手中的绣活,思索片刻后回复。
【观音婢】:“妾身观科举取士,确使寒门子弟有进身之阶。去岁有举子敬播,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举进士,中状元,奉诏入秘书省,寻授太子校书(赞赏.jpg)”
江祈年眼睛一亮,敬播确实是贞观初期寒门子弟的典型代表。
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谏议大夫、给事中,兼修国史,有良史之才。
他正想追问细节,另一个id跳了出来。
【六宫之主】:“妾身......妾身记得弘文馆有些相关奏疏......(小心翼翼.jpg)”
江祈年挑了挑眉。
弘文馆?
这细节够专业的啊。
【岁安祈年】:“多谢两位娘娘!(拱手.jpg)不过弘文馆的资料我可弄不到,那地方早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