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秦淮八艳(第2页)
他走进一家看起来颇为雅致的茶楼,临窗而坐,点了一壶碧螺春。
凭栏望去,河上画舫游弋,歌女婉转的曲调飘来。
然而,此刻的秦淮风月,似乎还未达到鼎盛。
江祈年脑中闪过“秦淮八艳”的名字,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陈圆圆......
以时间推算,柳如是此时不过9岁,董小宛才3岁......
除了己经作古的马湘兰外,她们大多还只是懵懂孩童。,求\书\帮? ^冕/废_岳~黩¢
“鼎革之际,风月场亦是末世狂欢之所,可惜,我来早了几年,那些名动青史、才情惊艳的奇女子们,此刻大多尚未绽放,或仍在困顿之中。”
江祈年摇了摇头,有些意兴阑珊。
这尚未达到极致的繁华,在他眼中反而透着一股虚妄与颓靡。
“这位公子,缘何在此摇头叹息?莫非是这十里秦淮的笙歌,也入不得公子的眼?”
一个清越婉转,带着几分好奇与温婉的女声在身侧响起。
江祈年微感诧异,转头看去,只见一位年约二十六七岁的女子正含笑看着他。
她梳着时下流行的堕马髻,斜插一支玉簪,妆容精致却不妖艳。
眼下,她身着一身素雅的月白色杭绸褙子,下系浅碧罗裙,气质娴雅大方,眉目清秀温婉,眼神却灵动而富有阅历,气质与周围那些浓妆艳抹的乐妓截然不同,透着一种知性从容的风韵。
江祈年没想到会有人主动搭讪,不好首说自己是在感慨历史上的名人尚未出现,便随口回了一句。
“笙歌曼舞,自是醉人,只是这秦淮风月再盛,也遮不住城外流民啼饥号寒之声,一时有感罢了。”
那女子眼波流转,仔细打量了江祈年一番。
见他虽一身常服,但用料考究,工艺不俗,且气度沉凝,目光清澈深邃,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从容与......疏离?
这种遗世而独立之感,仿佛与整个大明的气质都格格不入。
“公子心怀天下,情怀高远,令人敬佩。”
她心中好奇,便盈盈一礼,落落大方道:“妾身徐佛,乃盛泽镇归家院主人,适才见公子气度不凡,故冒昧开口,公子若觉唐突,还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