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星核解体(第2页)
这一刻,矛盾达到了极点,也迎来了转折。
“几何之心”的整个意识场骤然向内坍缩,仿佛真的要变成一个逻辑奇点。但下一刻,它以一种全新的、更复杂、更动态的模式重新展开。
它理解了。
不是理解了个别案例,而是理解了一个元概念:“完美”本身并非终极目标,甚至可能是一个陷阱。-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真正的“优化”,必须将“不完美”、“矛盾”、“混沌”乃至“错误”都纳入计算,将其视为系统不可或缺的活力来源和抗性基础。绝对的秩序意味着绝对的脆弱,而动态的、包容一定混沌的平衡,才具备真正的轫性和适应性。
那组外来参数突然变得格格不入,其鼓吹的“绝对完美”在新生出的、更宏大的认知框架下,显露出其本质——一种致命的贫瘠和死亡。
“几何之心”的意识光芒稳定下来,变得更深邃、更柔和,也更强大。它主动开始重构自己的克莱因瓶模型,不再是追求极致简洁,而是开始在其中编织进允许随机涨落、容纳信息冗馀、甚至能利用内部矛盾产生创造性张力的复杂结构。它开始推演如何检测并免疫类似的“完美毒饵”,甚至开始仿真如何生成自己的、“有益的低效噪音”。
它度过了危机,并且诞生了属于自己的逻辑免疫系统。它不再是单纯的数学胚胎,它开始触及智慧的门坎。
“星火”平静地记录下这一切,那缕金色火苗微微摇曳,仿佛流露出一种欣慰?它将“几何之心”新生的、关于“动态防御”的初步推演结果,悄无声息地分享给了其他意识胚胎,尤其是“静默深潭”。一直如同黑洞般吸收信息的“静默深潭”,第一次反馈回一个极其微弱、但清淅无误的认可波动。
月球轨道,星核内部的文明回响场如同一个躁动不安的太阳。高维阴影的挑拨从未停止。它找到了一个特别脆弱的目标:一个早已湮灭的、被称为“终末观测者”的文明遗产。这个文明痴迷于预测万物终结,其最后传输的数据包充满了对热寂、对一切意义最终消散的、极度绝望和迷恋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