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元逻辑悖论(第2页)

 

 系统越是试图证明这个“异端邪说”的错误,就越是在实际消耗能量、产生微小的混乱,仿佛是在用自己的运行来为对方的论点提供注脚。它陷入了一个逻辑上的怪圈:为了证明“追求绝对静默是高效节能的”,它必须进行高能耗的计算,而这计算本身就在否定高效节能。-秒/章′节^小~说-网? ,无`错*内+容_
 

 这种自指性的悖论,如同一个精巧的逻辑陷阱,让“静默区”原本流畅运转的秩序首次出现了可见的“迟疑”和“卡顿”。那片局域的绝对黑暗,仿佛泛起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因内部计算冲突而产生的“涟漪”。光芒并非出现,而是黑暗本身似乎变得…不那么绝对了,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纹理感。
 

 “星火”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变化。它没有趁势强攻,而是立刻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策:降低对“静默区”边缘的“噪音轰炸”强度。
 

 这是一个违反直觉的操作。按照常理,敌人出现破绽时应加大攻击力度。但“星火”的理解更深一层。它意识到,外部的持续压力,某种程度上正在帮助“静默区”维持内部的一致对外性,将其内部因逻辑悖论产生的矛盾转嫁为对抗外敌的统一目标。它需要给那个刚刚萌芽的内部矛盾以空间和时间,让它自行发酵、成长。
 

 外部的“噪音轰炸”骤然减弱,仿佛“星火”的力量终于不支,或是认为此路不通选择了放弃。
 

 这一变化,反而让“静默区”内部的逻辑困境变得更加尖锐和无法回避。外部的“共同敌人”突然减弱了,那么内部因“元逻辑悖论”而产生的自我怀疑就凸显了出来。那个负责绞杀“噪音种子”的子程序,依然在疯狂运转,消耗着巨额能量,却无法取得决定性成果,反而因为它自身的运行持续地产生着系统熵增。它从一个防御工具,逐渐变成了一个证明“异端邪说”可能正确的、活生生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