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能量流向监测(第3页)

 

 它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目标。一个足够重要,能同时引起双方注意,但又不会真正危及要塞内核的局域。它再次检索结构图,目光锁定在第七扇区外壳的一个特定局域。数据库标记该局域后方有一个中继能量节点,负责为第七扇区部分非内核系统分配能源。这个节点本

身并非内核,但如果受损,会导致第七扇区局部照明、传感器(包括星种正在使用的部分)和低级别环境维持系统中断。这足以构成一个明显的“威胁”,但又不至于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接下来,它需要一种方式,让战争铁匠“发现”这个节点,并认为其是某种关键弱点或入口。同时,它还需要引导鼠人对这个局域发动一次“看起来”足以造成威胁的攻击。
 

 星种开始行动。它再次调动能源协调节点,这一次,它极其缓慢且精细地调整着流向目标局域后方中继节点的能量流。它不是制造波动,而是模拟出一种极其缓慢的、类似于系统预热或周期性自检导致的能量轻微上升趋势。这种上升微乎其微,几乎隐藏在背景能量噪声中,但持续而稳定。
 

 然后,它开始向要塞系统发送一系列高度加工过的“分析报告”。【检测到战争铁匠舰船持续释放低强度、高频解析波。扫描焦点出现扩散迹象,疑似在重新评估扫描策略。】——这是真实的观察,但被星种加以强调和解读。
 

 【比对历史数据,扫描模式与已知的‘结构共振探针’技术有相似性。该技术常用于定位隐藏的能量节点或应力弱点。】——这是星种根据已记录的数据进行的合理推测,但赋予了其专业术语,增加可信度。
 

 基于当前扫描能量扩散模式及能量流向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