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蓝轩小筑(第2页)
他这番不卑不亢、坦然自若的态度,反而让先前略带暧昧的调笑氛围变得自然起来,化为了同道之间的友善打趣。
众人哈哈一笑,气氛顿时更加融洽,纷纷热情地招呼他们入座。
厅内布局并非严肃的队列,而是散放着数百张紫檀木小几,每张几旁设着三四个蒲团,可供数人围坐品茗论道。
小几上早已备好了灵气盎然的香茗与各式罕见灵果,氤氲的茶香与清甜的果香淡淡弥漫,沁人心脾。
正前方有一略高的白玉平台,显然是主持论道之人所在。
整个环境清幽、雅致,充满了闲适与智慧交融的氛围,更像是一场追寻大道的思想盛宴,而非炫耀武力或资源的场所。
陈默和柳诗情就近寻了一张空置的小几坐下。稍作寒暄,待人员大致到齐后,交流会正式开始。
一位身着朴素灰袍、面容清癯、目光温润睿智的老者缓步走上白玉台。他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周身道韵自然流转,令人心生敬意。
“诸位道友,今日老朽青松,腆颜主持此次小会。”
老者声音温和,如春风拂过山林,开场白简单而直接,“修行之路,漫漫长途,闭门造车,终是下乘。交流印证,碰撞思辨,方是精进之良途。
今日之会,旨在论道,不拘形式,不论出身,但求畅所欲言。于道法、于修行、于天地感悟,皆可探讨。望诸位各抒己见,若能于彼此有所启发,便不负此番相聚。”
没有冗长的致辞,青松老人简单几句便点明主旨,随即率先分享:
“那么,便从老朽开始,抛砖引玉吧。近日老夫于静坐内观时,对天地间灵气潮汐的细微波动与修士内心禅定之间的玄妙呼应,略有感触……”
青松老人分享了约一炷香的时间,阐述了他观察到在不同时辰、不同天象下,天地灵气的流转会有极其细微的潮汐般变化。
他并提出了一些猜想,引发了众人深思。
“前辈所言极是!”
一位专修阵法的修士立刻接口,神情兴奋,“晚辈布置大阵时,亦发现阵法效能确有周期性波动,与前辈所言的‘灵潮’现象颇有相似之处……”
话题迅速展开,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荡开层层涟漪。
很快,讨论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厅内气氛热烈而专注,时而有人高声反驳,提出不同见解;时而有人陷入沉思,若有所得;时而有人因一句妙语而抚掌赞叹,引来共鸣。
柳诗情也沉浸其中,她提出了一个关于“木系生灵之气与灵潮共生共长”的颇为新颖的观点,引来了几位同样精修木系功法修士的由衷赞同和更深层次的追问。
她侃侃而谈,援引实例,眼神明亮专注,显得自信而魅力四射,与平日里那妩媚动人的形象判若两人。
陈默大多时间在静静聆听,博采众长。
他并未高谈阔论自身的世界之道,那太过惊世骇俗,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