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让显眼包来说好了!(第2页)

 光是工人就有上万余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70%左右。 

 外来务工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大。 

 有的甚至做了几天就辞职的。 

 如果凶手是外来的,犯了案辞掉工作跑路了,就很难找了。 

 赵刚分配了任务后,一个个上了警车,往城南和城西两个方向开去。·求~书?帮- ~追.最,歆-彰.洁! 

 城南方向只有一辆警车,因为陆诚己经分析过,凶手在城南那家印花厂的概率非常小。 

 果然,有了明确的调查方向,案子进展如推土机一般平推过去,相当丝滑。 

 树叶上的劳保鞋印,确定是属于城西兴达纺织厂的。 

 一到八号车间的工人,都是穿这种劳保鞋。 

 劳保鞋的鞋头宽厚,侧面有非常独特的大块、不规则的波浪形加固胶条,鞋底的防滑纹路和树叶上的一模一样。 

 “八个车间一共有多少号工人?”赵刚问。 

 “有七千多吧。”一名车间主管答。 

 找凶手当然不是在七千多人里面查,那样的话,三天三夜都查不完。 

 蓝色水溶性荧光剂只有一号、五号和八号生产车间有。 

 这就大范围删除了将近一半的人。 

 因为凶手工作服上的水溶性荧光剂滴落在案发现场,所以凶手很大概率是在上班过程中离开岗位行凶。 

 为什么不能是下班后? 

 因为车间生产工作是三班倒,晚上十二点下班后,再赶到城西那片废弃地行凶,时间上来不及。 

 赵刚要来了三起案子案发当天三个车间所有工人的考勤记录。 

 车间的二楼办公室里,一帮人筛查着案发时间前后,有无工人考勤异常,请假或者提前离开的。 

 再加一点,穿西十三码的劳保鞋。 

 经过一个小时的筛查,三西千人里面,只有十几个人符合条件。 

 毕竟要符合三起案件案发时都不在厂里面,概率还是很小的。 

 赵刚连忙把人带来讯问,结果并不理想

。 

 十几个人竟然都有不在场证明。 

 有的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有的家里有事,有的和别的车间女工有私情,幽会去了。 

 赵刚派了一小队人去医院、宾馆、小区宿舍调监控,折腾了一晚上,发现那十几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