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靠山屯小学第一天报名

“张校长,先说好,我这不是反对给孩子们建食堂。

我是说,食堂能用到三间房子吗?

两间不就够了,一间伙房,一间当餐厅。”于队长开口说道。

“其实,建三间房子,我是打算拿出一间来当图书馆。

我个人出资买了一些图书,准备放在图书馆里。

多看点书,可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张红旗笑着解释道。

“张校长敞亮!”

“老赵真是捡了个宝。”

“就是,我可是听说了,要不是有张校长,靠山屯可没现在的发展。”

一众大队干部,议论纷纷的夸赞着张红旗。

对赵队长则是羡慕妒忌恨。

张红旗笑了笑,没有接话。

最终,几个队长商量了一下,感觉赵队长的意见还行。

他们不用出钱,只要出人就行。

四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出二十个劳力,最多十天,就能把三间房子建起来。

农村劳动力不值钱,二十个劳动力,按照十天来算,每个生产队的支出也就是三千工分。

他们生产队的分值,都不超过一毛钱。

也就是六七分钱的样子。

三千工分听着挺多,实际上也才二百块钱左右。

靠山屯生产队,负责买水泥和青瓦。

光是水泥就要十吨水泥,五百多块钱。

还有青瓦,也要大几十块钱。

关键是,有钱不好买。

计算完,几个生产队队长心理平衡了。

也就爽快答应了赵队长的任务分配方案。

其实,这件事看上去好像靠山屯吃亏。

可实际上,这房子盖好后,可是在靠山屯。

靠山屯小学也是靠山屯的产业。

综合起来,说不上谁吃亏。

商量完之后,赵队长等一众大队干部离开靠山屯小学。

回大队部,继续研究任务分配的细节。

张红旗则回到办公室。

接过王老头的工作,继续给孩子们发礼物。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

张红旗让知青回去吃饭,吃完饭再过来。

他也回北山坡吃饭。

不过,他不用自己做饭,胡美丽肯定给他做好了午饭。

“师父,你看,这是我们上午挖的石头。”小树林一副快夸夸我的表情,拉着张红旗说道。

“真能干,一上午挖了这么多石头。

下午给你们做好吃的。”张红旗挨个摸了摸小树林等所有孩子的头,夸奖了一句。

虽然不多,但对几个孩子们来说,已经不容易。

必须要狠狠表扬。

张红旗拿出硬糖,给所有徒弟一人发了两块硬糖。

“师父,晚上吃什么好吃的啊?”狗蛋仰着头问道。

“下午看看咱们屯子的猎人,打到什么猎物。

让你们胡老师去换点回来。”张红旗笑着说道。

“快吃饭吧!”胡美丽从厨房走出来,招呼道。

张红旗洗手后,走进屋里。

中午吃的是洋柿子炒鸡蛋,豆角炖茄子。

全都是素菜。

不过,胡美丽的手艺不错,用荤油炒出来的菜,口味不错。

张红旗吃了两个馒头。

“上午报名的人多吗?”胡美丽开口问道。

“还行,有三四十个孩子报名。

估计下午会多一些。

关键是,年龄大的没几个。

估计,还得靠生产队做动员工作。”张红旗道。

上午报名的集中在一二三年级的孩子。

那些超龄的孩子,没几个来报名的。

有些是心野了,不愿意上学。

有些则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来上学。

再过几年就该结婚了,还上什么学。

男孩子已经可以去干类似打猪草,捡柴火等工作。

虽然赚的少,但也能赚积分。

女孩子,已经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洗衣服做饭喂猪,这些活都能干。

吃完饭,张红旗没有在院子里休息,和胡美丽说了一声,就离开北山坡。

来到学校,知青们已经到了。

这些知青,刚刚下乡,就能当老师。

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

这不,回去现做饭、吃饭,来的都比他早。

下午,果然就像张红旗推测的那样,比上午多了不少。

来的都是外面屯子的家长和孩子。

张红旗依然是笑着鼓励一句,然后送上开学礼物。

到傍晚,没有人来报名后,张红旗把知青登记的学生报名表收上来。

这报名表很简陋,就是稿纸上写了孩子的信息。

张红旗简单统计了一下,一年级报名的孩子有四十五个。

二年级的孩子有三十六个。

三年级的孩子有四十个孩子。

特殊班只有十五个孩子。

简单统计后,张红旗让知青下班回去。

他则拿着统计表,来到大队部。

“红旗来了?

盖食堂的事,我们已经商量好了。

明天他们四个生产队就会来人,先去乱石滩拉石头。”看到张红旗进来,赵队长笑着把好消息告诉他。

“这事交给赵队长,我肯定放心。”张红旗笑着说道。

说着把统计表递给赵队长,才又接着说道:“这是今天来报名的孩子。

一二三年级还算正常。

特殊班只有十五个,还都是男孩子。

光咱们靠山屯,十二三岁的孩子,就不止十五个吧?”

“你想说什么,直接说就行。”赵队长扫了一眼统计表,直接说道。

“各个生产队的家长,对十二三岁的孩子上学,并不是很上心。

尤其是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如果你们当领导的不出面做工作。

我估计,最后也就三丫四丫两个女学生 。”张红旗道。

“你想让我去做社员的工作,让那些十二三岁的孩子都进学校?”赵队长问道。

“对!

十二三岁的孩子,更应该在学校里学习。

而不是去割猪草,捡柴火,洗衣做饭。”张红旗认真的说道。

接着又补充道:“不光是咱们屯子,还得麻烦您和其他屯子说一声。”

“行,我这就广播一下。”赵队长爽快答应道。

说着走到靠窗户的办公桌边上。

打开广播,开始喊话。

“靠山屯生产队的社员同志。

………

咱们靠山屯小学开始报名了!

……

还有没报名的,抓紧时间报名。

………

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必须要报名,到学校去上学。

……

别让我上门去找你!

………

我再强调一遍,所有十三岁以下的孩子,必须去上学。

………”

依然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