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旧案藏锋,储君暗争(第3页)
并能够借此机会,让这位早已退隐的清流领袖重返朝堂,更进一步,将因为东方家的事情而显得有些溃散的清流之心重新捏起来。
好一招一石二鸟!
好一个知人善任!
林昭望着那个神情恳切,找不出一丝毛病的太子,心中也不由得暗自赞叹。
到底是这个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虽然看上去病恹恹的,有时候藏不住心思,但这手腕,却是学到了精髓。
卫骁等人闻言后也皱起了眉头。
宋濂此人刚正不阿是真,可守旧迂腐,对待武人素有偏见也是真。
让他由来主审此案,是福是祸根本就琢磨不清啊。
一时间,整个观猎台再次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就在众人心中盘算此事之时,又一道声音响起:“父皇!儿臣以为,皇兄此议,虽是老成谋国之言,却尚有不妥之处!”
众人回头,却发现开口之人,竟是刚才被林昭从虎口救下的二皇子赵烨。
此刻的他换了身新衣服,虽然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但已经恢复了镇定。
他身旁的章庭玉则是对他不动声色的微微颔首。
周皇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太子赵珩的脸色,则瞬间沉了下去。
“烨儿,说说你的看法。”周皇看向自己这个同样不安分的儿子。
“回父皇!”赵烨上前一步,声音洪亮,“宋濂大人,乃是国之大儒,由他主审自然是公允之至!儿臣绝无异议!”
“但是!”他话锋一转,“镇北军旧案,乃是军国大事!其中牵扯到的,皆是行军布阵、粮草调度的军机要务!”
“宋濂大人虽德高望重,但毕竟是文臣出身,于军旅之事,恐怕并不精通。”
“若仅由宋大人一人主审,万一被某些宵小之辈,用些军中的门道蒙蔽了,岂不是反而辜负了父皇彻查此案的决心?”
“那你以为该如何?”周皇不动声色。
“儿臣斗胆,再举荐一人,与宋大人一同,会审此案!”
“刑部尚书,章庭玉章大人!”
赵烨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