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编制调整(第3页)

 会议室顿时投了一片异样的目光,崔连长老脸一红,赶忙找补:“我是说……这玩意用来打坦克的话,里面的驾驶员当场就得升天。” 

 周辰接过话茬:“说得好,这款机关炮正好可以大规模列装反坦克连,以此替换掉反坦克枪和小口径的反坦克炮。” 

 他环视众人,目光落在崔连长身上,“反坦克是你们的看家本领,不能丢,从今以后还要把防空的任务扛起来。雷连长,这个担子你敢不敢接?” 

 “请司令放心!"崔连长"唰"地起立敬礼,声如洪钟:“保证完成任务!" 

 接下来会议重点讨论了加强炮兵火力的问题,围绕75毫米步兵炮和81毫米迫击炮的优先列装方案,一众军官展开了激烈辩论。 

 最后多数指挥员倾向于增加迫击炮的装备数量,考虑到未来作战将以野战为主,攻坚战预计较少,81毫米迫击炮有着轻便灵活、射速快、破片杀伤范围大等优势,更符合当前作战需求。 

 虽然存在射击精度较低、穿甲能力不足等短板,但综合评估其对敌步兵的杀伤效果,显然比75毫米步兵炮更具战术价值。 

 马营长提议将营属的迫击炮排扩编成迫击炮连,81毫米迫击炮的数量由6门提升到12门,这样一来全团就拥有了36门81毫米迫击炮。 

 按照这一方案,不光迫击炮组的人员要增加一倍,还要额外增加弹药手,确保火力的持续性。这就使得一个步兵营的人数达到了920人,而且这还是三个步兵连缩减到了180人的情况下。 

 周辰抚了抚额头,最后还是拍板通过了这个方案。 

 他感觉自己手下的步兵营越来越像步兵团了,还真别说,抗战时八路军就搞过一种五连制的小团,要是给自己的步兵营再增加两个连,说成是一个团也很合理啊! 

 这会开到一半,其实大的事项都己经谈完了,后面主要讨论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工兵排增加架桥设备和人员,选拔优秀的机枪手使用机关炮,选拔神枪手培养成狙击手,被抽调了兵员的部队从后勤部队补充,配备多少卡车、摩托车、自行车能加快行军速度等等。 

 眼看着话题越聊越细,要花的钱也越来越多,周辰开始有些心疼起钱包了,于是果断终止了会议。 

 会后,王团长叫住了周辰身边的书记员,要来先前的作战记录。 

 回到住处,他挑灯细读,待合上最后一页时,窗外己是星斗满天。他长舒一口气,指节轻叩案头的纸页,喃喃自语:“司令啊,守株待兔可不是上策,战机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闭眼思索了一番,他对着门外喊道:“警卫员,去把侦察排长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