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占领九江(第2页)
林福生攥紧了手中的军帽,声音有些发颤:“这样一来,守军投不投降尚未可知,九江城必定先乱作一团。到时候满城百姓争相逃命,光踩踏就得死多少人......”
徐一泓猛地拍案而起,眼中寒光迸射:“糊涂!”他一把扯开领口的纽扣,指着窗外隐约可见的九江城墙喝道:“睁开眼看看!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用计谋,难道要等着用将士们的血肉去填战壕?”
他抓起桌上的茶杯又重重放下,茶水溅了一桌:“你以为我毫无人性是不是?攻城战一旦打响,炮弹可不长眼睛!到时候死的百姓只会更多——现在这点代价,己经是最小的选择了!”
指挥部内陷入短暂的沉寂,只有电报机发出细微的电流声。′求¢书,帮~ +勉/费/阅^黩.王团长缓缓起身,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作战地图上九江城的轮廓。
“参谋长的方案,我同意。"他声音低沉却坚定,"105榴弹炮的威力,大家都见识过。”指尖重重敲在图纸上,“哪怕只有一发偏离目标,都足以摧毁半条街。”
他转向传令兵,眼神锐利:“传令下去,在总攻前用广播通知城内百姓——我军将在南门开辟逃难通道,限时六小时。”
当广播声在九江城内响起,守军和百姓大多将信将疑——实在是内容太过夸张。多数人对重炮威力缺乏首观认知,反倒先起了疑心。中下层军官和政府人员立即出面辟谣,城内竟然没有立刻爆发大规模的混乱。
而此刻最惊慌的却是坐镇司令部的万耀煌,南昌行营刚发来电报,称陈诚所部遭到夜袭,虽伤亡不大,但粮草尽毁,己暂退南昌整补,并称正调集黄冈、武汉、芜湖等地援军驰援九江,"望勿过虑"。
他太了解国府的作风了。永修距九江不过几十公里,急行军两日可达,就算物资损毁,难道连两天的补给都凑不齐?这份战报必定隐瞒了实情——陈诚的大军伤亡绝对不小!
更令他心惊的是敌军的广播,若所言非虚,十万国军恐怕己遭重创,甚至全军覆没。即便建制尚存,也定然元气大伤,短期内无力再战,九江危矣!
九江城外骤然响起震天动地的炮声,炮弹如陨星般砸向空地,105毫米榴弹炮的怒吼让整座城池都在颤抖。战壕里的国军士兵面如土色,死死捂住耳朵蜷缩在掩体里。城内民居的窗棂哗哗作响,孩童的哭喊声与妇人的惊叫声此起彼伏。
炮火停歇后,劝降的广播再度响起:“城内的居民听着……”霎时间,士兵们面面相觑,街巷间却乱作一团。绸缎庄的掌柜撞开柜台,将银元胡乱塞进褡裢;教书先生抱着祖传的砚台夺门而出;卖早点的小贩连炉火都顾不上熄灭,推着独轮车就往北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