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编师(第2页)
团一级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6门75mm步兵炮)、一个侦察排、一个通讯排、一个工兵排、一个后勤大队,共计2000人。
周成早就不止一次的模拟过未来的抗日战争,他发现如果完全依靠系统兵来抗击日寇,即便是运用了闪电战,那也至少需要50万大军才有可能快速收复东北,并同时对老毛子产生一定的威慑。·y,p/x?s+w\.,n\e_t~
而一旦战事陷入僵持,日本政府一定会全力扩军,去增援伪满州国,这样打成消耗战,形势就会对他很不利。
只是回过头一想,中国可是人口大国,怎么能害怕和小日本拼消耗呢?
于是,在初期他便非常积极的组建出一支支二线部队,在他的预想中,抗战爆发初期就要能编成100个师用来维持战线,而系统兵则负责穿插突破。
凭借系统给他提供的武器装备,以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不能速战速决,也能耗干小鬼子的兵源。
经过整编的这支2000人步兵团,其作战定位就是针对日军标准步兵大队实施针对性压制——通过兵力规模与火力配置的双重压制,即使大规模扩军之后单兵素质和日军存在差距,仍可形成有效的战术对抗能力。
经过整编重组,原来的4个基干团完成建制调整,正式扩编为新编第一师(简称新一师)。
得益于近期战役的连续胜利,先遣纵队累计俘获国民党军官兵超过五万人,尽管其中有一多半都是伤兵,但还是有完整战斗力的健康兵员约两万人。经过周辰亲自主持的政治审查与自愿遴选,从中整编西个步兵团,组建为新编第二师(新二师)。
还把新三师的架子搭了起来,只待填充兵源,就又是一支能战之师。
而对于俘虏中的伤兵群体周辰就更加重视了——这些经历过战火淬炼的老兵,只要心理防线未被摧毁,其战场适应力反而会因创伤经历而增强。当他们在最脆弱的负伤期获得我方医疗队的精心救治时,这种雪中送炭的关怀更有可能催化出强烈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