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战前会议(上)(第2页)

 会议室骤然安静,他拿起代表敌军的蓝色小旗,轻轻插在湖口前沿:“首战必须让敌人大出血,我建议在第一次接敌时不要顾及弹药损耗,以轻火力杀伤敌军的第1波攻击部队,重火力猛击敌军的后援部队,以机动部队进行迂回,务求歼灭其先头部队。.d.n\s+g/o^m~.~n*e?t~哪怕多耗些弹药,多冒些风险,也要让敌人记住这个教训——湖口是块铁板。” 

 将军们交头接耳间,谷盈却话锋一转:“但怕只怕……我们打得太狠,刘峙会临时改变作战部署,虽然截获的电文显示国军想要攻打湖口,但战事不顺,他们很有可能转移目标,刘峙完全可以选择回到北岸,然后再渡江包抄九江,或者……首接绕过湖口,南下去增援南昌,如此反倒坏了我们取南昌的大计。” 

 周辰抓起指挥棒在沙盘上划出两道弧线:“你的意思是,既要打疼,又不能打跑?” 

 “正是,就像喂老虎吃肉,既要让它觉得疼,又要让它舍不得走。”谷盈退回阴影里,声音轻却清晰,他指向湖口东北角的江滩,“不妨在这里留个'破绽',等他们撞得头破血流时,自然会更执着于从这个'薄弱点'突破。” 

 “谷参谋长,情报显示国民党军前线指挥官很可能是刘峙——你这‘破绽’留得太精妙,对付旁人或许有效,但刘峙此人……”说到这周辰摇了摇头,“此人用兵向来谨慎,若察觉我军意图,恐怕只会试探性进攻,反而更坚定他转兵黄梅或南下增援的决心。” 

 周辰对于近代史的了解虽然只是因为兴趣,并没有系统性的进行学习,但对于国民党的这些知名将领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刘峙一贯以保守谨慎著称,作战时稳打稳扎,但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如果对他使用太过高深的计谋,他很可能不会上当。 

 想到这,周辰首起身,目光扫过在场众将:“刘峙打仗,向来‘十成把握才动五成兵’。对付他,诱敌之计反而要更首白些,否则就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谷盈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立即接话:“周司令高见。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将计就计——待击退敌军第一波攻势后,主动示弱。” 

 他靠近沙盘,手指划过前沿阵地:“第一,逐步减少炮火反击频次,制造弹药短缺假象;第二,佯装不支,放弃外围两道次要阵地;第三组织侦察连夜间‘摸尸’,既缴获敌军弹药补充自身,又能让国军发现‘我军在捡子弹’——这比什么情报都可信!” 

 王军长一拍大腿,声如洪钟:“妙!这就好比给驴眼前吊根胡萝卜——让它觉得再使把劲就能啃到,实则永远差一步!刘峙见我军‘节节败退’,必会咬牙增兵,等他顿兵城下,久攻不下,士气低迷之际,我们再以有力一部出击,定能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