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从来冤家都路窄(第2页)

 谷盈轻轻抚摸着坐骑的鬃毛,战马不安地打着响鼻。*a\i′t^i~n/g+x^i^a`o^s·h¢u~o^.^c\o!m*他眯起眼睛望向远方的山峦:"十五天,足够我们稳扎稳打。"说着从马鞍袋里抽出一张地图,就着夕阳展开,"先打景德镇,同样围点打援,把敌人调出来分而歼之。" 

 林福生策马上前,马镫相碰发出清脆的金属声。他伸手在地图上点了点:"我赞同粟司令。都昌这个位置……”指尖在图纸上留下一道汗渍,"刘峙进攻湖口还需三五日,我军后勤尚稳。可分兵拿下都昌,作为前进基地,我们的补给线就稳了。" 

 徐一泓突然拔转马头,战马在原地焦躁地转着圈。他一把抓下军帽,用力拍打着自己的大腿:"可路上就要耗去五天!要是碰上硬骨头,恐误大事。” 

 林福生翻身下马,从警卫员手中接过水壶,仰头灌了一大口。水珠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皮靴上:"正因如此……"他抹了抹嘴,把水壶递给谷盈,"更该在景德镇决战,后勤充足,胜算更大。只要速胜,两三日便可首抵浙赣线,时间绰绰有余。" 

 谷盈接过水壶却没喝,只是用手指轻轻敲打着壶身,发出沉闷的咚咚声。他望向徐一泓,目光在暮色中格外明亮:"一泓,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孤军深入风险更大。” 

 徐一泓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就按谷司令的方案来。” 

 决议己定,但谷盈心里清楚——尽管自己是纵队司令,可游击纵队大半兵力来自徐一泓的新三师。若强行下令,难免埋下嫌隙。幸好,徐一泓虽然很有主见,但对于有道理的意见也能听得进去,还有林福生在一旁斡旋,让这个三人组成的领导团体能够高效的运行下去。 

 寒风卷着煤灰在铁轨间盘旋,蒸汽机车的汽笛声刺破铅灰色的天空。 

 王耀武站在月台边缘,崭新的将星在肩章上泛着冷光。他在不久前收到南京的嘉奖令——补充第一旅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51师,他也顺势成为了51师师长。 

 王耀武双手背在身后,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配枪的枪柄,目光沉沉地望着眼前繁忙的景象——一队队士兵正列队登车,皮靴踏在水泥月台上,发出整齐而沉闷的响声。机枪手扛着沉重的马克沁进入车厢,迫击炮拆解后的部件被小心地装进木箱,再由辎重兵抬上闷罐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