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立体滚筒式撤退(第2页)
最令国军头疼的是,每当他们集中兵力突破一处阵地时,敌军就会主动后撤至下一道防线,同时两侧的机动部队立即展开侧击。
"报告师座,左翼三营又遭到迫击炮袭击!"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
王敬久站在指挥车前,举起望远镜观察战场。他清楚地看到,在平坦的田野上,先锋军的小股部队正以惊人的默契协同后撤。/零/点~看`书? ¨勉*肺_粤`毒¢机枪组在土坎后提供掩护,步枪手们则呈波浪式向后运动,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丝毫不乱。
德械师的重武器在这片开阔地带本该大显身手,但先锋军灵活的战术却让炮火优势难以发挥。他们的迫击炮小组打完就转移,步兵更是化整为零,利用每一处田埂、沟渠作为掩护。
国军士兵们背负着沉重的装备,在毫无遮蔽的平原上成了活靶子。
"命令部队暂停追击!"王敬久终于咬牙下令。他意识到,在这看似一马平川的地形上,先锋军却用高超的战术素养构筑了一道看不见的移动防线。继续追击只会让部队陷入更被动的境地。
远处的地平线上,最后一批先锋军战士正井然有序地消失在村落间,只留下几缕飘散的硝烟,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这场特殊撤退战术的成功。
王敬久捏着伤亡统计的电文,在临时指挥所里来回踱步。副官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师座,是否按惯例将战报呈送兵团司令部?”他沉默片刻,终于抓起钢笔在电文末尾补上一行:“敌军战术诡谲,我部虽克阵地,然伤亡逾八百,亟需休整补充。”
电讯机嗡嗡作响,这份带着隐忧的战报被送往兵团司令部。一个小时后,刘峙的回电却让王敬久怔住了—— “敬久兄勋鉴:欣闻87师锐不可当,如期攻克定山镇,足见黄埔精神!己呈报委座叙功。望再接再厉,首捣湖口核心阵地。刘峙。”
电文通篇洋溢着褒奖,对伤亡数字竟只字未提。王敬久苦笑着将电纸揉成一团。他太明白其中门道:在刘峙眼中,德械师这把“天子门生”的尖刀,本就是为了斩获表面战果而存在的。至于刀刃是否卷刃?那不过是后勤处该操心的琐事。
刘峙站在作战地图前,用红铅笔在湖口外围画了个虚线圈。他早己算准了这笔账——先锋军的外围阵地距离湖口主炮群足有二十公里,守备兵力必然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