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再电刘司令(第2页)

 他们用刺刀或脏兮兮的手指挖出大块的午餐肉,狼吞虎咽地塞进嘴里,滚烫的油脂顺着嘴角流下也顾不得擦。这高热量的食物迅速补充着他们透支的体力,温暖着疲惫的肠胃,也仿佛带来了一丝后方的慰藉。-精*武^晓\说/徃- +嶵′辛+蟑_踕~哽¨歆′快, 

 他们嚼着肉,眼神却紧盯着前方,等待着下一轮冲锋或炮击的命令。 

 一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年轻战士,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午餐肉,舔了舔油乎乎的嘴唇,将空罐头盒珍重地揣进怀里,然后握紧了手中保养良好的步枪,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他叫秦安,家中长子,下面还有西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家里仅有的两亩薄田,加上租种地主的地,收成也仅够一家人勉强糊口,常常是饥肠辘辘。 

 年前父亲一场重病倒下,让这个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彻底坠入深渊。七口人,被逼债的地主刘财主堵在破屋里,走投无路。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先锋军解放九江之后。 

 大批军医跟着招兵队伍下乡巡诊。就在刘财主带着打手,将秦安堵在墙角拳打脚踢、逼他卖身抵债的危急时刻,一名路过的先锋军排长果断鸣枪示警! 

 黑洞洞的枪口震慑住了凶神恶煞的打手。在了解事情原委后,排长二话不说,带着队伍首扑刘财主家,不仅替秦安家免了债,更为无数被压迫的乡亲讨回了公道。 

 很快,奇迹发生了。不止是秦安的父亲,许多像他家一样的穷苦病人,都得到了军医的免费救治。代价?仅仅是康复后去工地或运输队帮几天工——这简首是天大的恩情! 

 父亲能下床后,秦安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作为新兵,他本可留在相对安全的运输队,但他执意申请调往前线。 

 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因为先锋军颁布了抚恤制度,战死者,家属可获得50个月的粮饷作为抚恤,这笔钱足够他的家庭度过最艰难的时刻。二是为了报答先锋军和周司令,他们一家七口人得以脱离苦海,这份恩情值得他拼命来报答。 

 视线转回永修县,如此大规模的物资转运和人员调动,自然无法逃过国民党空军的眼睛。 

 侦察机的航拍照清晰地记录下了那条从粮仓延伸而出、蜿蜒向南昌的繁忙生命线。一个轰炸机中队曾奉命出击,试图掐断这条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