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战俘营的日常(第2页)

 这里曾经是先锋军的军营和新兵训练营,如今却成了消化十万战俘的关键所在。 

 参谋将名册递给周辰,"报告!第三批战俘共计八千七百人己完成初步分编!按您的要求,每个营区都实现了'三三制'混编。" 

 周辰接过名册,目光扫过那些被刻意打散的部队番号:7号营区:中央军第6师残部(328人)+湘军第2旅(421人)+江西保安第5团(876人) 

 11号营区:粤军独立团(512人)+安徽保安第3团(643人)+中央军87师(289人) 

 “督导员就位了吗?” 

 “全部就位!除了咱们的士官长,其余都是从几个新编师里面中挑选的积极分子,个个口才都不错。^萝/拉¨暁^税\ -已/发¢布~蕞,鑫~彰′劫^”在现在新编部队的军官时,大家发现那些士官长或者当过士官长的军官,能更快的取得战俘们的信任。 

 其实想想也很合理,毕竟他们绰号是“连队母亲”,负责日常作训纪律,是与士兵相处经验最丰富的人,有些类似红军政委的角色,但又没有参与指挥的权力和地位。 

 随着天色渐明,探照灯的光柱缓缓熄灭,铁丝网上凝结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战俘营的广播准时响起:"全体注意!早餐时间到!各大队按顺序前往食堂!" 

 穿着各色破旧军服的战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营房。令人惊讶的是,维持秩序的并非荷枪实弹的哨兵,而是一些臂戴红袖章的督导员——他们穿着先锋军的制服,但口音明显来自天南地北。 

 "老张!"队伍里一个江西口音的俘虏突然喊道,"真的是你?" 

 红袖章转过头,露出一张黝黑的脸:"老王?你也在这儿?"两人激动地握手。一个月前,他们还是同一个连的战友。 

 "你,你这是投匪了?"老王压低声音问。 

 "什么投匪!"老张拍了拍袖章,"老子现在是抗日联盟先锋军!周长官说了,等打跑小日本,想回家的发路费,想留下的分田地!"他凑近些,"告诉你,这边伙食比国军好,军饷按月发,伤员还给治!” 

 另一边,7号营区的空地上,一个穿着先锋军制服却戴着督导员臂章的中年汉子站在木箱上,他的领口还留着被撕掉的国军领章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