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来自德国的注视(第2页)

 但说是一回事,真的要做起来,问题那是千头万绪,光是想想,周辰都觉得头大。 

 但最不凑巧的是,系统召唤出来的军官都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执行能力。+狐*恋*文!茓- +首~发?于是一个有着天马行空脑洞的统帅,碰上了一群能把这些脑洞执行下去的将领,韩复渠就倒霉的成为了他们的手下败将。 

 而且,王犀不光考虑到了韩复渠的反应,出手就是绝杀,不给他挣扎反抗的机会。 

 甚至考虑到他绝望之下可能会暗中勾结日寇,选择了黄河汛期时下手,日寇在华北控制的那些汉奸部队根本不敢过来。如此,杜绝了外部因素的干扰,韩复渠只有屈服一条路可供选择。 

 就在周辰与一众部下人旅途之时,一则有关先锋军与红党联盟破裂的流言迅速席卷南中国。 

 武昌会议之后,桂系粤系风头正盛,随着大批武器在部队列装,兵工厂也渐渐走上正轨,周辰给他们的支援也就瞒不住了。 

 有人统计了一下两大派系在这几个月获得的好处,武器、兵工厂、地盘、官位、税收自主权,不禁感叹周辰是真舍得下本钱。自此,在华的各国势力逐步达成一个共识——桂系粤系才是这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 

 毕竟,在逼常谈判的行动中,他们虽然调动了不少的军队,但没有一场实质性的军事冲突,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付出的很少。 

 但最后收获的却很多,先锋军廉价售卖给他们的各类军事装备姑且不算,还帮助他们建立兵工厂。 

 最后协议达成,两大派系不光威望有了明显的上升,抗日救国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了起来,还趁机扩大了地盘,又名正言顺的截留地方税收。这完全是赢麻了! 

 反观周辰这边,在赣北战役结束之后,大家普遍认为,江西全境落入先锋军之手是迟早的问题,连临近的浙江、湖南都很难挡得住先锋军的兵锋。 

 结果,先锋军为了顾全大局,放弃了地盘,虽然也收获了山东,但这与浙江江西湖南三省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可以说,武昌会议对于先锋军而言,收获仅限于政治地位与威望层面,实质的利益很少! 

 自然,也有人猜到了周辰的“险恶用心”,是要利用两广来牵制南京政府,但其实红党更能胜任这个角色。但结果却是,周辰在优势的局面下,却眼睁睁的看着红军放弃了根据地,独自前往贫瘠的陕西,这难免有些卸磨杀驴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