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豫东剿匪

 初抵豫东,李陌并未急于大举进剿。!w/a.n`b-e!n!t!x-t¨.!n,e¢t?他广布眼线,深入乡绅百姓,三日内摸清匪情。 

 旋即,一套雷霆与怀柔并举的组合拳迅猛出击: 

 先是数股大匪一夜之间覆灭,匪首头颅高悬于城楼上。装甲车轰鸣着驶上主干道,探照灯撕裂夜幕,展开夜间铁血巡防。 

 悬赏穷凶极恶匪首的告示与招抚罪行较轻者的文书同时贴出。更引发轰动的,是那份“以工代赈”的募工令:修堤治水,疏通河渠!工钱明码标价,每日一结,泥瓦匠翻倍;老师傅更优。 

 消息如野火蔓延,饥民蜂拥而至,工地人潮涌动。 

 这几招下去,匪徒们的生存空间急剧恶化。白日,土匪们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不敢聚众。 

 入夜,又被装甲巡逻主干道将活动区域切割成块。穿越要道如同鬼门关——巡逻队和岗哨用探照灯锁定,鸣枪示警,敢有妄动的一律击毙! 

 驻军早己用大喇叭反复告诫:夜禁公路,擅闯者死。逃,则弹雨倾盆;停,或有一线生机。 

 效果立竿见影,前来自首的土匪数目激增。 

 浑浊的黄河水呜咽奔流,两岸是望不到头的、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得益于周辰在郑州火车站那雷霆般的剿匪令,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原本啸聚山林的土匪,如同被戳破的蜂窝,成群结队地“下山自首”,数量激增。?5/2.m+i¨a*n?h?u^a+t^a+n_g·.\c¨o-m/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被投入监狱,而是被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先锋军士兵押解着,送到了这千里黄河大堤上,成为了“以工代赈”的修堤苦力。 

 尘土飞扬中,数万“前土匪”们挥锹抡镐,搬运土石,号子声、监工的吆喝声、铁器碰撞声混杂一片,构成了一幅奇异而宏大的“改造”图景。 

 讽刺的一幕,就在这尘土里上演了。 

 在堤坝中段,两拨被编入同一劳工大队的土匪,正低头干活。一拨人大多身材粗壮,胳膊上刺着青色的狼头;另一拨则显得精悍些,不少人脖颈上有狰狞的刀疤。 

 两拨人原本各自占据着土堆的一边,相安无事。首到一位狼头纹身汉子的汉子,不小心把一锹土扬到了一个刀疤汉子的后背上。 

 “嘿!长没长眼啊?急着给你狼爹刨坑呢?” 这位飞鹰帮的汉子脾气火爆,回头就骂。 

 “哟,我当是谁,这不是‘飞鹰帮’的怂包吗?当年在野狼谷被老子们撵得满山跑,忘了?”黑狼寨的汉子毫不示弱,立刻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