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又多一个盟友

 而当第一批技术人员完成培训,整个养鸡体系就将进入良性循环。.墈′书~君? *首,发, 

 虽然这个时代的养殖条件远不如后世便利,但周辰早己规划好了解决方案——以廉价易得的大米和麸皮作为基础饲料,再发动各地百姓收集烂菜叶、豆渣、厨余剩饭等作为蛋白质补充。 

 每到傍晚,养鸡场外的收购点总是排起长队,农妇们挎着竹篮,里面装着从田间地头捉来的蚱蜢、菜青虫,或是豆腐坊刚榨完豆浆剩下的热乎豆渣。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边角料,经过科学配比后,竟能调配出营养均衡的鸡饲料。 

 虽然这样的喂养方式比现代工业化养殖的成本高出不少——光是组织人力收集昆虫、运输菜叶就需要额外开支。 

 但对于周辰来说,这些花费根本不值一提。他甚至在盘算着,等第一批鸡蛋上市后,就把部分利润反哺给提供原材料的百姓,形成可持续的循环经济。 

 一旦这套模式运转成熟,扩大规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新建的鸡舍像雨后春笋般在山东各地拔地而起,每座鸡舍都严格遵循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受过培训的技术员每天记录鸡群状态,老农们负责日常照料,学生们则不断优化饲料配方。_k?a.n?s_h`u,p¨u\.*c~o·m¨ 

 而其实到了这一个阶段,这些养鸡场都还不具备商业化的水平,他们的养殖成本依旧远远高于民间的散养鸡。 

 只是周辰暂时也不打算让他们流通入市场,也就不在意这些成本的事情了,等以后规模大了再考虑怎么压缩成本吧。 

 周辰站在沙盘前,手指划过一个个代表养殖基地的模型,信心满满的表示,再过两年的时间,山东的白羽鸡存栏量将会超过千万。 

 到那时,源源不断的鸡蛋将首先供应前线部队。 

 想象一下,每个士兵的早餐都能配上一个水煮蛋,这对提升军队战斗力该有多大帮助?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个计划还将惠及山东各地的学校。 

 周辰己经让教育部提前制定学童营养计划,他要让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吃上一颗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