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三年的保质期

 陕北高原的寒风呼啸着刮过黄土坡,窑洞内气氛凝重,几位中央的同志围坐在一张斑驳的木桌旁。~1/7/k^a^n¢w·e?n~x,u¨e..~c·o′m/ 

 “老总这份电报……信息量太大了。”一位戴着深度眼镜的同志打破了沉默,“先锋军主动要求扩大青霉素和磺胺的交易规模,这自然是件大好事。不光我们的医疗部门需要这些,苏联的同志也不止一次希望我们能够扩大供应。周辰……或者说他背后的力量,这次又做了件好事。。” 

 “好事是好事,”另一位面容严肃的同志接口道,语气带着惯有的审慎,“但后面的内容,才是真正让人心惊肉跳。”他的目光扫过电报下半部分:“‘另,请贵方代为秘密征询苏联同志:若有对高精度机床之需求,请列明具体型号、数量及技术参数。我方有特殊渠道可代为采购,唯需强调:交易全程需由苏方全权负责运输与接收,我方仅居中联络,不承担任何运输风险,亦不会留下任何可追溯至我方之书面凭证。’” 

 窑洞里响起几声倒吸冷气的声音。 

 “好家伙!”一位性情首率的将领忍不住低呼,“周辰的胃口不小啊!青霉素磺胺是救命的药,他赚的是钱。可这机床……他图什么?苏联缺的就是这些被欧美封锁的尖端工业母机!他居然敢说有渠道弄到!” 

 “最耐人寻味的是他的条件。”眼镜同志推了推镜片,眼中闪烁着思虑的光芒,“‘不承担风险’、‘不留证据’、‘运输全权由苏方负责’……这摆明了是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小_说+C?m,s, ?耕?芯\醉~全¨他害怕一旦事情败露,西方列强的怒火会首接烧到他头上。他在玩火,但又想从火中取栗。” 

 “无论如何,”主持会议的领袖最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这对我党、对苏联,都可能是一个重大机遇。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急需这些设备,先锋军愿意提供这个渠道,无论周辰出于何种目的,客观上有助于增强反法西斯阵营的实力。我们应当立即、秘密地将这个信息传递给苏联同志。” 

 决议迅速形成。这份电报,连同中央的分析意见,送到了苏联军事顾问团负责人兼共产国际联络员——伊万·彼得罗维奇·瓦西里耶夫手中。 

 为了绝对保密,是由一位精通俄语的同志亲自口头转达,未留片纸。 

 但是可惜的是,周辰一贯的人设营造的太好了,让红党绝大多数人下意识的认为,起码他是一位不敌视红色的军阀,这一点也成功的误导了苏共高层。 

 这一点认知却有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周辰敌视老毛子,他敌视任何一个侵占过中国领土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