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奢侈的训练(第2页)

 他们缺乏统一的组织架构、系统化的训练标准,难以构建起一个能够独立运作、可持续培养大批合格飞行员的完整培训体系。 

 零星的、不成规模的师资力量,难以支撑起空军建设所需的系统性、规模化人才培养。*齐,盛^晓?说′王* -首?发- 

 天空中,笨拙的双翼机终于爬升到预定高度,开始进行平飞和简单的转弯。 

 可以想象,后座那些初次体验飞行的学员们,此刻正经历着怎样的新奇、眩晕,或许还有恐惧。 

 周辰的目光从飞机上收回,扫过跑道旁紧张仰望的其他学员,扫过忙碌的地勤人员,最后落在远处机库的阴影里。他负在身后的手,缓缓松开了。 

 “告诉后勤,”周辰的声音平淡无波,仿佛刚才内心的波澜从未发生过,“中午给德国教官加餐,按最高标准。学员……管饱。” 说完,他转身,不再看天上那些缓慢盘旋的双翼飞机,大步流星地走向停在远处的座车。 

 周辰来视察飞行员训练基地本是想来散心的,谁知心头反而更添了几分郁结。 

 先锋军这辆高速发展的战车,正被一个致命问题死死卡住齿轮——知识分子极度匮乏! 

 先是飞行员培训,抽走了最拔尖的一批;黄河抗日军校,又吸干了余下的精华;如今坦克部队大规模扩编的蓝图刚铺开,第五集团军各部在换装新式装备后,也幡然醒悟,认准了“知识就是战斗力”的铁律。 

 一时间,各部队主官如同嗅到血腥的虎狼,争先恐后涌入周辰的办公室,只为多抢几个“识字分子”的名额。 

 周辰能有什么办法?他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变不出人才来!山东本土的教育底子本就薄弱,若非天南海北的爱国青年如百川归海般涌向济南,先锋军的发展速度怕是早就迟缓下来了。 

 为解此燃眉之急,先锋军己将触角伸向全国各大城市。办事处如雨后春笋般设立,专为投奔济南的学子提供交通便利。 

 治安不好的地方,更有荷枪实弹的卫队一路护送,务求这些“知识火种”安然抵达。周辰还下达了命令,凡外省来投者,只要能识文断字,地方政府一律发放路费,效仿当年秦庭招揽六国贤才的气魄,可谓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