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空投东北(第2页)
开放式驾驶舱(无增压),冬季需穿戴重型飞行服
总结一下美国的性能好,航程远,德国的生存能力强,苏联的耐严寒,各有优点。?墈~书`屋¨小\税!惘` ~罪?芯^章!結,耕+辛?快′?x-q^k-s¨w?.\c^o′m′
美国的道格拉斯dC-2,改装之后可以确保航程足以覆盖东北全境,图波列夫Ant-9就用来跑短途运输。
至于德国的运输机容克ju52暂时就没什么性价比了,毕竟这些运输机有最先进的战斗机护航,对生存能力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
倒是这款容克运输机低速稳定的特点,非常适合用来进行伞降训练,它还有着大容量的优势,一次可以装载17名士兵。
他手下己经收纳了许多东北籍的士兵,一旦决定在他们的家乡开辟以后抗日根据地,这些人一定会踊跃的报名。
周辰眼中熠熠生辉,虽然他对抗联的战士们很是敬重,但是他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士兵。
济南,某处守卫森严的临时指挥部。周辰身着笔挺的呢料军装,背对着门口,正凝神审视着墙上巨大的东北地图。
“报告!”门口传来冯玉祥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疲惫的声音。
“进来。”周辰没有回头,声音沉稳。
冯玉祥大步走进来,军大衣的下摆带着寒气。他脸色有些憔悴,眼中布满血丝,显然连日操劳。他立正敬礼:“司令!”
周辰这才缓缓转过身,锐利的目光落在冯玉祥身上,没有过多寒暄,首切主题:“焕章兄,义勇军那边,支援的进度如何了?尤其是热河、察哈尔方向的几支主力,他们撑得住这个冬天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冯玉祥深吸一口气,眉宇间拧成一个川字,急忙解释:“钧座明鉴!困难比预想的要大得多。小鬼子的封锁线像铁桶一样,尤其是通往山区和敌后的通道,层层设卡,盘查极严。我们组织的药品、粮食、被服,还有最重要的武器弹药,大部分都是靠老乡们用命在背,用小推车在夜里一点一点挪进去的。损失不小……前几批刚送到位的物资,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很多队伍被打散了,伤员亟待救治,弹药也见底了。要让他们恢复战斗力,形成有效的攻势,还需要……还需要一些时间。”他的语气充满了焦虑和无奈,双手下意识地搓了搓。 周辰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他踱步到茶几旁,倒了一杯热茶,递给冯玉祥:“坐。困难是意料之中的,鬼子不会让我们好过。你们尽力了,我知道。”他语气缓和了些,带着一种安抚的力量,“不过,时间不等人,寒冬腊月,既是我们的考验,也是鬼子的噩梦。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抓住时机,给他们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