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拖拉机的推广(第3页)

 正说着,穿灰布军装的警卫员气喘吁吁奔来:“周检!张店镇有急案,百姓跪在区公所喊冤呢!” 

 周辰顺势起身作揖,表示要走了。王老栓忙不迭往他怀里塞烤红薯:“大老爷办案要紧!赶明儿俺让娃他娘烙葱油饼给您送去!” 

 走出半里地,周辰回望金色麦海。王老栓正抡起榔头帮拖拉机手卡紧犁刀,驼背的身影在钢铁巨兽旁小得像粒芝麻。 

 “总座,刚接到前线电报……”警卫员低声汇报,周辰抬手止住话头。 

 风送来老汉荒腔走板的梆子戏:“三尺铡刀哟劈东洋,俺的儿郎哟扛钢枪——” 

 破锣嗓子惊起群雀,扑棱棱掠过新耕的沃土。 

 周辰立在田埂上,老汉的破锣嗓子混着柴油味飘过来。这荒腔走板的调子让他想起沂蒙山的民兵——给把锄头能垦荒,发杆步枪就敢拼命的主儿。 

 远处王老栓咣当一榔头砸实犁刀,驼背的身影在拖拉机旁小得像粒芝麻。周辰忽然笑了,他刚来山东时,这片地上的人眼里都没光,现在连老梆子戏里都带着活气。 

 “司令,前线……” 

 “不急。”周辰碾碎手心里的土疙瘩,新翻的沃土还冒着热气。远处炊烟袅袅,拖拉机在田间轰鸣。 

 他突然觉得,什么鬼子、老毛子,哪怕是即将崛起的大漂亮,说到底不过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只有脚下这片土地上的人,才真正把生死的账算得明明白白。 

 "总座,前线急电!"警卫员小跑着递来电报。周辰随手接过,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电文时,脸色却渐渐沉了下来。电文详细记录了战斗始末、受挫原因和日军算计,但字里行间只透出西个大字——轻敌大意! 

 远处的拖拉机声忽然变得遥远,田垄间的风卷着新土的气息拂过他的鬓角。 

 他凝视着电文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每一个战损数字都像一根根钉锤,将他刚刚飘起来的心态又给锤了下去。日军这番算计,不正是抓住了他们轻敌大意的心理吗? 

 这场仗,远比他想象的要难打得多。周辰深吸一口气,将电文郑重地收进军装内袋。 

 即便遭遇小挫,他因百姓的支持而产生的强大底气,并未有丝毫的折损。正印证的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周辰相信,只要他能够维持住上层建筑的稳定,光凭百姓自己的力量,就使得这个古老的国家焕发出新的荣光。 

 5000年过去了,华夏人从未离开过历史的舞台!